[對話篇]

  人們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尤其涉及到感情糾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道得明的。在世俗觀念里,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總是為人所不齒,但凡事有果必 有因,我們無意站在道德高度評判誰是誰非,我們只能盡可能地通過對三方的對話中,梳理出事件的更多細節(jié),體會當事人內心真實想法,從而做出我們自己應有的 判斷。

  希望他離婚后再來正式追我

  作為婚外情事件中背負“小三”罵名的小蘭,記者要想采訪到她,一開始沒有抱多大的信心。昨日早上打電話過去,問她是不是小蘭時,她說是。隨后記者表明身份 后,她又立刻改口說不是小蘭,說記者打錯電話了。記者不放棄,在電話里表明會隱去她的隱私信息,并且是為協(xié)調解決事情而來,不是為了要曝光她。她這才同意 說,等中午下班后,再來電采訪。果然,記者在午飯后如約采訪到了她。而且,她也表示,這段隱秘的感情讓她備感壓力和折磨。

  婚外情是怎么發(fā)生的?

  記者:你和黃老師認識多少年?

  小蘭:我高中的時候就在他學校。他曾經(jīng)開了一個充電室,我去幫忙。

  記者:黃老師是你的任課老師嗎?

  小蘭:不是,是同一個學校而已。

  記者:那你們的感情是什么時候才變得親密的?

  小蘭:高中的時候我對他一點感情都沒有。大學以后才開始對他有感情的。

  (高中時)黃老師表現(xiàn)出很喜歡我,當時我跟他說我高中不會接受任何感情。高中也沒有發(fā)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