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訊 據水母網8月30日報道 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因為腦癱而成了“折翼天使”,他們付出比常人多千倍萬倍的努力,博取的不是如花似錦只是自食其力的生活。然而他們樂觀、堅強,心中始終藏有不屈的陽光……昨天上午,在福盛老年公寓閱覽室,“別樣人生·助殘助夢勵志交流會”正安靜有序地進行著,幾位腦癱孩子在道德先鋒志愿者服務大隊隊長孔德娟的組織下聚到一起,講述他們的奮斗經歷,期望給其他腦癱、自閉等殘疾孩子和家庭以啟發和信心。

  腦癱孩子出書了,有工作了

  劉曉琳出生于1988年,現在是一名網絡作家,已經寫出了8部長篇小說和一篇自傳體勵志小說。沒有人能相信,她在出生時,因為難產導致運動神經與語言受損,是一名腦癱孩子,小學畢業后即輟學在家,寫作完全是這個腦癱孩子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自學而成的,而且因為運動神經受損,她只能用一個大拇指敲擊鍵盤,寫作異常艱難。梅花香自苦寒來,如今,新華社、山東電視臺、天津每日新報等媒體都慕名采訪過這位充滿正能量的女孩子,她也獲評“萊陽市2013年度十大理想好人自強不息楷模”。同時,曉琳還加入了萊陽青年志愿者梨城春雨志愿服務隊,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她頑強拼搏的精神激發了年輕一代奮進向上的心,也令到場的每一位家有殘疾孩子的家長感動。劉曉琳表示,自己心中始終懷揣著夢想,她的青春如熊熊燃燒的烈火!

  今年32歲的牟村,也是出生時就是一名腦癱兒。幸運的是,她有一位好媽媽。“上帝既然賜給我們這樣的孩子,我們就應該接受命運努力治好孩子。”自那以后,媽媽四處奔波籌錢帶牟村看病,幾年下來家里的欠條幾乎都能裝滿一個抽屜。對于媽媽的付出,牟村永遠銘記在心。“30多歲的媽媽一夜之間滿頭青絲變成了白發,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積極配合醫生讓自己快點好起來。”媽媽和孩子都付出了百倍、千倍、萬倍于常人的努力,如今,手指仍然無法靈活使用的牟村,學會了用腳打字,并擁有了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總會在別處給你又打開一扇窗,不管為你打開的是什么,證明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所以我們不能虛度光陰,都應該給自己打造一個夢想,無論它是很偉大的、還是很渺小的,做為我們活著的動力,伴我們朝著一個方向堅定地走下去。”牟村在發言時幾度哽咽,他希望努力體現人生價值,用微薄的力量回報社會。

  家住新世界的腦癱女孩曉輝的媽媽則展示了女兒用大拇指寫的一篇篇文章,這位媽媽在為女兒自豪的同時,也和殘疾孩子的家長們分享了多年來撫養女兒的酸甜苦辣,“在艱辛中成長,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她想通過自己的經歷以及女兒的成長變化,給予那些孩子和家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更為堅定地走下去,去收獲屬于他們的獨特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