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探索中發掘自我價值
就像小丁妹子在自己的招租啟事中所說:“出租自己?聽起來很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在太多人看來,這是包含著許多未知因素甚至是隱患的一件事。他們說,我太理想主義。在這個殘酷的世界,缺少適應現實的能力……就像腦海中時常冒出來的古怪念頭,還沒等兌換成功,便自己強行掐滅,只因覺得“不現實”,尚未付出努力和掙扎,就早早投降。人年齡越大,就越缺少撞到頭破血流的勇氣,越愛妖魔化所謂現實的殘酷,可這現實,多是不想去抵抗不想去傾盡所有的借口而已。”
“不可否認,世界太大,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事情,不為自己所左右,但終究要一試,才可分辨。所以,想讀書,便去讀。愛鋼琴曲,便去練鋼琴。想談一場異地戀,便好好經營。想去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而想跟這個世界談談,我便決心出租自己。”
“‘和這個世界談談’,是我試圖當做題目的文字。但細想這似乎是一個太大的命題,24歲的我,抓不住。我所能做的事情,聊天、看電影、探店、深度旅行或者僅僅作為旁觀者對你的疑惑提出意見和建議,這似乎并不能上升到和這個世界談談的高度。而更像是,陪伴一個人,去做他想做的事……”
一個年輕妹子的糾結與決心,在這一番內心剖白中顯現。她說出了我們很多人羞于言及的糾結,做出了我們很多人怯于想象的決定,在這一場探索和冒險中邁出了發現、挖掘、衡量自我價值的那一步。
“過家家”也能掀起新浪潮
“和這個世界談談”,真的是一個太大的命題嗎?在每個人脫離母親子宮的那一刻,便開始了與這個世界的對話,而互聯網更是讓我們的眼界突破了腳下這一畝三分地,它讓整個世界互聯互通。
我們想游遍全球,沒有錢也不是大問題,互聯網帶我們分辨南極北極。我們想結識形形色色的人,面對面搭訕固然突兀,互聯網讓我們暢談而沒有絲毫違和感。我們想陳列自己,不用擔心沒有舞臺和觀眾,互聯網給我們足夠的包容。
互聯網造就了這個時代層見疊出的創意和少年英才,今天所謂的“過家家”會不會掀起一番新的職業革命和浪潮,讓我們拭目以待。(來源: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