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體制內也可以跳到體制外,加強后端考核
指導意見提出: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的身份轉換通道。這意味著,用人制度改革對不少體制內的國企高管而言,將帶來一個再次選擇的機會。
李錦表示,要力爭通過3到5年的時間,使絕大部分國企都按照職業經理人制度選聘負責人,用市場化的考核來制定相應的薪酬。“到那時,職業經理人的薪酬比行政任命的董事、監事高出數倍,也是很自然的事。”
一位央企二級子公司高管表示,暢通身份轉換通道的新提法,將影響一些有著“官本位”思想的國企領導。“為了防止一些沒有能力的國企領導‘變身’職業經理人,需要在后端加強對其身份轉換后的業績考核。”這位高管說。
周放生告訴記者,在身份轉換方面,比較典型的案例是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這位56歲的中國集裝箱工業的第一代工程師,在放棄招商局集團的體制內身份,成為職業經理人后2013年的年薪高達869.7萬元,位居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負責人榜首。
“真正具備管理能力、有自信的國企高管,只要轉換通道暢通,他們敢于放棄行政級別,跳進去參加市場化競聘。”周放生說,“不過,參加市場化競聘后,將來如果董事會對你不滿意,把你換掉了,個人要自謀出路,為此必須承擔相應的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