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減少道路重復刨掘,市市政部門想了很多辦法,例如要求新建道路10年內不得重新開挖,且要與施工單位簽訂相關協議;設立“圓桌法”,在道路整修前,道路主管部門將所有管線單位相關人員召集在一起,對管線鋪設進行統籌規劃,施工時一次性到位等。同時,在具備條件的道路改造時,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從根本上解決管道維修開挖路面的問題。
盡管如此,道路重復開挖的現象仍然存在,業內人士表示,變更道路刨掘費用后,相當于給挖路多了一道“緊箍咒”,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此類情況發生。相關新聞
趵北路、解放路等被質疑重復挖掘
今年3月以來,全市陸續有幾十條道路開修,對市民出行造成極大影響,尤其在今年,趵北路、解放路等路段均被質疑“重復刨掘”。
8月進行的趵北路“汽改水”工程施工路段,其中部分路段去年也曾開挖施工,雖然施工區域不同,但給不少市民的感覺就是“同一條路沒過一年又開挖了”。
解放路管道改造工程也被質疑。今年6月至8月,“汽改水”工程在該道路實施,前期施工單位回填路面且鋪上瀝青后不久,電力部門又開展了第二階段改造工程,預計于9月下旬竣工。
“雖然施工方稱是第二階段施工,但畢竟是填上的路面沒多久又被刨開了。”家住解放路附近的市民張先生說,不但對交通造成持續影響,而且感覺很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