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凌晨報堵”現象也現身濟南

  統計信息和實際出行狀況顯示,今年中秋假期前的濟南市總體交通態勢不容樂觀。就9月23日、24日、25日全市交通運行情況分析顯示,日均交通報堵量較日常均值上升130%,特別是9月25日(周五)當日的交通擁堵報警次數最高達270次,具體分析報堵點位、時段和原因,中秋節是家人團聚、走親訪友的節日,交通流量變化的“節前效應”明顯。

  “凌晨報堵”現象出現。受節前市民集中購物影響,購物、物流送貨車輛大量涌入大型商場、批發市場后,因其自身停車場飽和后,且周邊停車場飽和或無相應配套停車場的前提下,導致短時間車輛劇增引發的道路擁堵,造成建設路海鮮市場、銀座購物廣場(濼源店、環山店、窯頭店、花園路店、北園店)、世貿國際、鳳凰山路名酒城、萬達廣場等周邊路段報堵集中,特別是建設路海鮮市場報堵情況最為明顯,凌晨3:00至4:30時段,因海鮮送貨、批發、購物的車輛集中,一度出現罕見的“凌晨報堵”現象。

  另外,9月25日是周五,恰逢節前最后的工作日,下班的晚高峰流量相對集中,正值全市中小學放學,特別是寄宿制學校集中放學時段,造成全福立交橋下(章丘一中、濟鋼中學、山師附中)、經八路(民生大街小學、勝利大街小學、濟南中學)、燕子山路(燕山學校)、山大路(歷下實驗小學、七中)、歷山東路(解一小)、環山路(外國語開元校區)等校園周邊路段相繼出現了流量高峰。

  “25日交通流量大的情況基本覆蓋市區范圍,屬“全區性”交通近飽和狀態。”交警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當天,經十路、濼源大街、緯二路、北園大街、順河高架、北園高架、二環東高架等市區東西南北主要貫通性主干道路先后出現了壓車情況。

  “堵車范圍廣”還遭遇了“堵車時間長”。經統計,25日當天自15時許,至21時許,流量近飽和狀態持續時間長達6個小時。

  27日中秋節, 濟南古街芙蓉街的游客蜂擁而至, 使狹小的芙蓉街變得擁擠不堪, 行在路上堵車, 到了景點堵, 這個中秋節過得太擁堵。 本報記者 周青先 實習生 劉海天 攝

  最遲2020年

  省城交通將飽和,有路難行

  根據此前東南大學關于《濟南市道路交通政策與對策研究》中的城市路網承載力分析、濟南市未來交通趨勢發展,在現有交通政策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17年,濟南市市區道路交通服務水平將降低至D級,即指車輛通行狀態不穩定,交通量接近道路通行能力的90%;最遲2020年將降低至E級服務水平,即指車輛走走停停,交通量接近道路通行能力,屆時市區將面臨“有路難行”的尷尬局面。

  目前,早晚高峰期交通擁堵已是省城濟南的交通常態。而按照現有趨勢,隨著擁堵升級,早高峰大幅提前,晚高峰大幅延后,全天交通高峰態勢將愈加明顯。26日、27日當晚10點多,記者在市區的解放橋、經七緯一、經十緯一等多個路口仍可見疏導交通的民警身影。

  缺少大容量軌道交通、公交路網結構不合理、私家車出行又頻頻擁堵,濟南的交通擁堵局面在短時間內還難以終止,呼吁理性使用車輛、發展公共交通、慢性交通還需要從點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