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廠家應擔責

  沒有生產日期和廠家廠址,只有一個高大上的包裝盒,這樣的“空殼”福利實在讓人難以接受。那么市面上的月餅究竟是怎樣出售的?里面又有什么貓膩呢?

  記者來到濟南天橋區桑梓店鎮一市場,一個攤位前,各種包裝的月餅五花八門,有的帶包裝袋,有的月餅直接暴露在外面,記者隨手拿起一個袋裝月餅。可翻了翻袋子,記者并沒有找到月餅的生產日期。

  “都是最近時間產的,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自己做的現做現賣。”現烤現賣,不會過期,老板對自家烤的月餅相當有信心。他介紹,這袋裝月餅零售最低6塊5,如果買的量大,還能更優惠。

  “一盒裝8個,都賣23 ,給你最低22。不能再低了。” 這位老板介紹,袋裝月餅加上禮盒,是他們這兒最暢銷的,8盒裝只要22塊錢,說著,老板擺出各種款式的包裝禮盒,盒子上寫著“荷塘月色”的字樣。

  自己加工的月餅,穿上花樣“馬甲”立馬成了高大上。這些花樣禮盒從哪來,老板向我們透露:“這是禮盒,外面還有袋子,盒子從市場上買的。小廠家賣的這種普通的盒子。”

  記者發現,沒有生產日期和廠家的月餅,穿上不知名的花樣包裝禮盒,這和周先生單位發的月餅似乎有好多相似之處,這樣的月餅流向市場,由單位發給員工,我們又該找誰承擔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