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全一人手握三枚審核公章 供圖/何先生陳俊全一人手握三枚審核公章 供圖/何先生
受害人的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全部由陳俊全經手 供圖/種先生受害人的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全部由陳俊全經手 供圖/種先生

  如果不出意外,張自言(化名)的老伴兒從今年7月開始,就能在棗莊市市中區社保處領取養老保險金了。但今年8月份,當張自言準備給老伴兒領養老金時,卻被告知沒有領取資格,因為賬戶里少了57480元,“從1996年到2012年交的錢都沒了”。

  張自言的錢都按照要求先打到棗莊市市中區勞動保障局勞動保險事業分處原副主任陳俊全的賬號,他也拿到了蓋著社保處紅章的養老保險手冊。但今年4月的時候,陳俊全突然消失了,同他一起消失的,還有600多人的上千萬元養老金。

  目前棗莊市的這起養老金大案仍沒有結果,陳俊全被通緝還未落網,而600多名受害者中,已有不少面臨退休無錢可領的困境。

  事發

  養老金突然“蒸發”600多人受害

  張自言是棗莊市市中區的居民,老伴兒沒有工作,為了給在外工作的孩子減輕負擔,也讓老伴兒以后生活有個保障,去年4月份,張自言來到市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詢問給老伴兒辦理養老保險的事情。

  “大廳里的工作人員讓我去找辦公室副主任陳俊全,說他負責辦理這個業務”,張自言回憶稱,“我老伴兒是1960年生的,陳主任說你就辦20年的吧,以個體的名義辦。他那里有15年的,有20年的,交的多吃得多,交的少吃得少。”

  在陳俊全的建議下,張自言給老伴兒買了20年的養老保險金,“按照規定,女同志55歲開始就可以領這個錢了,也就是從2015年7月開始”。

  隨后,張自言分兩次繳納了養老保險,第一次交了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共兩年的養老金10831.2元。第二次補交了1996年到2012年共17年的養老金57480元。

  需要繳納費用時,陳俊全給了張自言一個銀行賬號,讓他把錢打進賬號里,再由陳俊全轉入社保處的賬號。“繳費成功后,他就給我發了養老保險手冊,里面蓋著市中區社保處的紅印章,還有每年的繳費記錄上蓋著基金核查專用章和他自己的經辦人私章”。

  今年8月,張自言來領取老伴兒的養老保險金,社保處的工作人員告知他,給老伴兒交的錢只有2013年和2014年的1萬多元,2013年之前沒有繳納記錄,所以張自言不能給老伴兒領取養老金。“我都不敢相信,丟了這么多錢,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張自言說。

  和張自言有同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市中區的何同吉也因為此事損失了11萬元。何同吉稱,2013年11月,他和妻子也在市中區社保處買了養老保險,“從1996年買到2012年,每個人繳納了6.5萬元,兩個人一共是13萬元。”

  何同吉說,平時自己在街邊擺攤修自行車,老伴兒沒有工作,這些錢大多是從親戚朋友那兒借來的,“本想老了以后有個著落,沒想到現在兩個人的賬戶上總共就剩下1萬多元”。何同吉稱,老伴兒2016年2月份開始就應該領這個保險金了,“現在全泡湯了”。

  何同吉回憶,當時自己是給陳俊全現金的,繳了費我就問他要發票,“他說我會給你發養老保險手冊,上面有每年的繳費記錄,都是蓋著公章的,他說那就是憑證,不需要發票的”。

  對于這樣的辦理過程,何同吉和其他人一樣沒有表示過懷疑。“我相信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是國家單位,他是社保處的副主任,他辦的事兒代表的肯定是這個單位啊”。

  回應

  補上被盜取的錢才可以領養老金

  據當地媒體報道,得知無法領取養老金后,張自言、何同吉和其他相同經歷的受害者多次來到社保部門找陳俊全要個說法。“社保處的人說陳俊全從今年4月份開始就消失了,目前正在被通緝”。

  那么,這些人交的錢是否已經轉入了基金賬戶?據當地媒體報道,棗莊市市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張孝東表示,錢大多都被陳俊全個人占有了,“經過他手的大部分錢是沒進入基金的,有時候他給你交一年的錢,剩下的就沒交入基金了。”

  那么,對于這些即將面臨退休,而養老金無辜“蒸發”的受害者來說,又該怎樣正常地享受養老保險呢?據當地媒體報道,針對這一情況,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稱,可以重新補交沒有交到社保處基金賬戶上的金額。“要是能等,就等著結案,如果不想等,我想現在退休,就把前面那一塊兒補上,我再交6萬多,憑個人自愿”,工作人員稱。

  對此,何同吉表示很困惑,錢已經交過了,為什么要再交一次?“我交到社保處的,這又不是個人行為,這是交給單位的,交給國家的。”

  調查

  經辦人手握核查公章監守自盜

  9月23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致電棗莊市市中區社會勞動保險事業分處,工作人員確認了600多人養老金被陳俊全卷走的事實,但表示“案件正在調查中,不方便回應更多細節”。據工作人員稱,目前陳俊全仍處于失聯狀態。

  北青報記者從何同吉提供的照片上看到,在他們拿到的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上,分別蓋著棗莊市市中區社會勞動保險事業分處的公章、基金核查專用章以及經辦人陳俊全的章。并且,在當地媒體的采訪過程中,社保處的工作人員也回應稱,“社保處單位章,核審的章,都齊全啊,證據留好了,別丟了,等檢察院調查。”這表明,這些養老金出現問題的居民已經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審批流程。

  從手冊上的信息來看,在每年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記載”頁面上,會標明當年繳費的金額,金額數上蓋著“基金核查專用章”,經辦人蓋章處蓋著陳俊全的私章。這表明,這些居民每年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額都是被確認的。而這個確認人正是陳俊全本人。

  為此,北青報記者電話詢問了當地社保處,一名工作人員指出,“一般這樣的基金核查專用章都在分管業務的辦公室里,由辦公室主任保管,而之前這類以個體戶名義辦理的養老保險業務,就是由陳俊全主管的。”因此,繳納的費用放入了陳俊全個人賬戶,而每年繳費記錄上的金額由陳俊全來審核。收費、審核由陳俊全一人包辦,“左手進右手出”,就這樣讓600多人的養老金“蒸發”了。

  此前,人社局主任張孝東曾在當地媒體的采訪中透露“現在政法機關對他(陳俊全)的印鑒是懷疑的。”為了了解情況,昨天北青報記者多次撥打當地人社局和張孝東本人的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陳俊全為何監守自盜多年而從未東窗事發?在當地媒體的采訪中,張孝東解釋稱,“因為他從工作人員干到科長,又是保險處的工作人員,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文/見習記者 張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