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善、合作方出問題致企業長期虧損

  濼口服裝市場商戶李先生是老李快運多年的合作伙伴,他介紹,從老李快運成立之初,他就選擇在這發貨,其信譽一直良好,但從2013年后老李快運回款的速度開始變慢。由于雙方關系一直不錯,李先生不好意思向其催款,導致老李快運拖欠的貨款達20余萬,“前期要回來一部分,但現在還欠幾萬塊。”李先生告訴記者,近兩年來,由于物流市場競爭激烈,很多物流企業不惜降低運價,不計成本,加上企業自身財務管理不完善,導致公司一直虧損經營。對此,老李快運老板王先生在與商戶的溝通中表示,公司在長期的經營中確實存在管理問題,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長期不盈利。

  而內部人士透露,金鑫快運資金鏈出現問題,原因在于合作方出現問題。“聽說金鑫快運與之前跑路的桃園物流在濟寧是同一個落貨點,對方壓著錢不給,他們也沒辦法。”內部人士透露,為了節約成本,通常情況下,很多物流企業會采用在貨物到達地找當地物流企業合作的方式,往往由于合作的不規范,在后期的管理上會出現很大的漏洞。

  年底是“跑路”高發期選擇誠信物流企業發貨

  今年7月,臨沂物流發生18起“跑路”事件。相關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每年都有幾十、甚至上百家物流公司“跑路”,基本集中在年底。今年8月,記者曾赴臨沂采訪,除了經營者企業管理不善、合作方出現問題等原因導致物流企業“跑路”外,付款提貨制度執行力度不足,內部管控不嚴、誠信體系建設不完善等問題都是導致物流企業“跑路”的原因。當然,除此之外,外部監管的缺失也造就了代收無序、跑路野蠻增長的市場環境。

  濟南現代物流協會秘書長賈偉表示,目前開展代收貨款業務的物流企業不需要任何門檻,在承接這類業務時不需要任何抵押和認證;其次,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相關部門及組織機構負責代收貨款業務的監管,這些都助長了物流企業“跑路”的現象。“年底是跑路高發期,商戶應盡量選擇信譽好、有保障的誠信物流企業發貨。”賈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