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張落款為“九州大廈物業管理服務中心”2015年10月9日張貼的緊急通知,讓看到的人倍加警惕。通知說“有幾個人拿著香皂到家里推銷,說你聞這香皂可香了,等你一聞,一兩分鐘的時間就暈過去了,他就把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這通知中還告誡大家一定要轉發到自己的群里,告訴自己的親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最后還舉例“李春燕女士家中財產全部被騙”,讓所有看到的市民更加深信不疑。
這一通知中提到的內容究竟是否屬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又應當以怎樣的心態面對騙局,避免自己上當呢?為此記者專程來到了蘭山公安分局沂州路派出所了解情況。沂州路派出所何所長告訴記者,最近并未接到市民相關報警,而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在得知有這樣一條“通知”后也已經跟九州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系,“對方負責人在落實相關情況后,確定通知上的內容并不存在,是一條虛假信息。其中,單頁上所提到了李春燕本人姓劉,這位劉女士家中也并未遭遇這條通知中提到的財產被騙情況。”
“聞香皂的香味會暈倒”讓人聯想到前些年流傳的“抽顆煙就暈了”,那么會不會真有什么物體中摻了流傳的乙醚讓人可以“一聞就倒”呢?就此,何所長表示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也是很低的。“很多被騙者一般都是老人,他們一時犯了糊涂,等清醒后后悔不已,等回到家后就推說是被什么東西迷倒了,其實真正被藥迷倒的情況很少出現。”隨后,記者上網百度“乙醚”發現,其主要屬性就是有特殊刺激氣味,更有網友表示,一般人聞到都會立即屏息或避開,加上室外空氣的稀釋,這種情況下人體吸入乙醚的量極少,絕對不可能一聞就倒,以前做生物實驗的時候,一只小兔子在密閉的空間里,都還得十來秒呢!
雖然是虛驚一場,但何所長還是提醒市民注意,“在生活中會被騙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貪圖小便宜,所以只要不去貪小便宜,不給騙子可乘之機,我們也就不會被騙了。”何所長還告訴記者,“為了維護市民的合法權益,市局還專門印發了一本《平安進萬家居民安全防范手冊》,在這個手冊里有關于報警服務、防范盜竊、防范兩搶、防范詐騙、防范恐怖襲擊、婦女兒童安全以及生活安全等篇章,目前我們已經向市民發放了幾萬冊,大家可以從這里面學習一些相關知識,增強辨別是非、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誘惑,面對犯罪侵害時,沉著、冷靜、機智地同犯罪分子作斗爭,最大限度的避免犯罪侵害,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權益。”
《平安進萬家居民安全防范手冊》防范詐騙篇章
“五大心態易被忽悠”
貪婪:這是許多受騙者共同的心理特征,許多騙子會拋出一些小利益做誘餌,如果愛談些小便宜,希望不勞而獲,夢想一夜暴富,就有可能受騙。
僥幸:已經察覺情況可疑,憑平時的經驗也感覺可能會上當受騙,但總覺得這種事不會攤到自己身上,有一種“萬一是真的呢”想法,輕易嘗試從而上當。
輕信:善良并不是錯,但要學會保護自己,輕信他人是很多老年人、孩子易受騙的原因,他們警惕性往往比較差,對于騙子的偽裝不能冷靜理智的作出分析,往往信以為真。
猶豫:這種人平時做事往往優柔寡斷,別人這么一說就覺得這樣有道理,那么一說就覺得那樣也對,這種情況最容易被騙子利用。
從眾:很多人都有一種“從眾”心態,獨自一人處于某種環境中可能會警惕性很高,不易上當,但如果還有其他人一起就會覺得比較安全,別人怎么做。自己也會跟著怎么做。很多騙局中都會有“托兒”,他們的作用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誘你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