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程振倩接受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記者采訪時說道,“如果我們吃用甲醛保鮮的蔬菜和水果,首先會對我們的胃腸道刺激,會引起胃腸道的不舒服。比如像惡心、嘔吐、腹脹這種現場,如果長期攝入含甲醛比較多的食物,體內甲醛多了,就會導致癌癥的發生。”

  醫生介紹,通過食用蔬菜攝入的甲醛,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人體的身體健康。然而在很多菜販那里,甲醛溶液卻成了娃娃菜的保鮮劑。記者發現,蔬菜市場上流通的這些娃娃菜大多來自河北,這些娃娃菜在運輸的過程中也是十分的簡單,眼前的這輛大貨車就拉了滿滿一車的娃娃菜,但并沒有任何的保鮮措施。

  走訪中,有菜販告訴記者,娃娃菜受天氣的制約非常明顯,在氣溫高的情況下,一到兩天就會腐爛,這也是那些問題娃娃菜商戶在裝袋前把娃娃菜沾甲醛的主要原因。并且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發生在聊城。在省城濟南,很多菜販同樣使用甲醛作為娃娃菜的保鮮劑。

  為了保鮮,蔬菜噴灑、沾泡甲醛似乎成了銷售前一個必須的環節。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菜販也很無奈。那么,除了浸蘸甲醛溶液,難道對于菜販來說就沒有別的方式用來給娃娃菜保鮮了嗎?

  娃娃菜銷售商戶表示,“它必須沾,不沾放一天就壞了,沒有不沾的。”

  市民選菜方式致蔬菜安全事件頻發?

  為了保鮮,蔬菜在運輸以及銷售過程中浸蘸甲醛,已經不是頭一回聽說,聊城蔬菜市場發生的這一幕,只是大家身邊的這些蔬菜市場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甲醛白菜”“毒韭菜”“毒豆芽”“抹藥黃瓜”等蔬菜中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在選購蔬菜時盲目的關注蔬菜的外觀,注重蔬菜的光澤所導致的。

  在濟南街頭的采訪中記者發現,大多數的市民在選購蔬菜時,都把蔬菜的光澤、根部有沒發生變色等表象作為考量蔬菜是否新鮮的主要依據,那些色澤好、外表光鮮的蔬菜,成了大家追捧的對象,這也間接導致了不少商販在這方面費盡了心思。

  蔬菜商販如實地告訴記者,“如果害怕有甲醛,就把菜幫扒去,弄芯給孩子吃。我就明著和你說,沒藥的這些菜不會長這么好的。”

  那些菜葉發焉,菜根顏色變深的蔬菜往往無人問津。而很多種類的蔬菜,尤其是在高溫天氣下,從色澤光鮮到菜根顏色發生變化,只有短短的半天時間。

  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慶國解釋,“褐變它本身是一種自然現象,褐變通常影響的是感觀,對食用影響并不大。如果褐變的部位不是我們食用的部分,那就不要追求他不褐變,我們要追求它不褐變的話,那就導致一些廠家使用一些控制褐變的方法。”

  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慶國教授說,蔬菜發生褐變的成分,也是人體所需要攝取的成分,對人體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絕大多數市民在選購蔬菜時,存在一定的誤區,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一些蔬菜銷售者為了節省成本,而采取類似甲醛這種對人體有害的保鮮方式。

  “如果我們追求它一點都不褐變,目前別的技術難以達到甲醛溶液的效果,所以有個別商家使用甲醛。在這里特別說用甲醛第一是不安全的,另外一個是非法的。但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 可能是市場上過于追求感觀的品質。”王教授表示。

  那么問題來了,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即能讓蔬菜光鮮亮麗又能保證食用安全呢?為此記者咨詢了壽光市滿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滿義。張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在蔬菜運輸的過程中采取的保鮮方式,主要有蔬菜打冷、冰瓶、以及保鮮車等方式,不過這幾種保險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貴。

  張經理說,“十三米的半掛20噸左右的話,打冷費要1500到2000塊。打冷的話相比較而言就是人工費高一點。甲醛的話便宜,甲醛10塊8塊的,這一車噴上。保鮮車費用高,那個價格的話也不好估計,主要中國國內的保鮮車很少。”

  就是這上百倍的價格差距,使得甲醛成了一些規模較小的蔬菜商戶的唯一選擇。但這種對人體有著很大危害的化學藥劑,卻沒有被監管部門列入檢測目標。

  王教授提到,“有些部門在檢測的時候沒有標準,就是沒有把檢測甲醛列入檢測的目標。現在按照國家規定,沒有列入允許的,那就是非法的。”

  由于蔬菜噴灑、浸蘸的甲醛溶液濃度不大,再加上甲醛的易溶于水,易揮發等特點,這樣的蔬菜在檢測過程中很難檢測出究竟是否含有甲醛。而在國家設定的蔬菜檢測項目中,也并沒有規定甲醛需要檢測。如何執法,成了不少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執法成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針對《民生直通車》在10月16日報道的問題娃娃菜沾泡甲醛溶液的新聞,10月18日,聊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下發了關于《全面清查蔬菜等食用農產品違法使用保鮮劑、防腐劑情況的緊急通知》,以加強對農產品市場的監控與管理。

  聊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李朝敏表示,“我們看到媒體報道的這個情況后,聊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迅速通知開發區市場管理局,市場管理局領導和開發區領導組織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處理,對問題娃娃菜商家的部分產品進行查封、扣押,同時現場抽檢送第三方檢驗機構檢驗。到目前為止檢驗結果不含甲醛成份,但是不含甲醛成份并不排除不使用甲醛,我們將對非法添加的行為進行處置。”

  由于蔬菜的運輸周期短,保存周期短,銷售周期快,以及作為保鮮劑和防腐劑使用的甲醛難以檢測,一些采用了非法保鮮劑、防腐劑的蔬菜,在執法部門執法的過程中,很難被發現。那么,我們又該如何來通過正確的方式,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呢?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程振倩提醒廣大市民,“我們在家里做菜的時候,可以先泡十幾分鐘,通過浸泡可以浸泡掉蔬菜當中的一些重金屬殘留、農藥化肥殘留、還有甲醛。甲醛是水溶性的,經過侵泡會泡掉一部分的。還有一個辦法是,做菜的時候必須把蔬菜高溫烹調、熟透,經過高溫烹調可以把甲醛破壞一部分,可以通過這兩種辦法來減少我們攝入食物中的甲醛的含量。”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