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濟南的空氣質量全國墊底。數據顯示,PM10顆粒中有41%、PM2.5顆粒中的五分之一為揚塵所致,揚塵治理成為濟南打贏空氣質量翻身戰的重中之重。
這兩天,濟南市槐蔭區150多個建筑工地迎來了秋季施工高峰。在中建集團承建的省立醫院兒童病房施工現場,多條水管織成一張水網。
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善杰稱,每天上午下午各噴一次,每次不得少于半小時。根據天氣的情況,比如說霧霾比較大、揚塵比較多的時候,噴放的時間會長一些。
灑水除塵、道路硬化、渣土要用篷布覆蓋,濟南市城管部門把揚塵治理的重點放在片區開發、城鄉結合部拆遷和施工道路的渣土揚塵上。其中,漢峪、南 北康、綜合保稅區等正在施工的十大片區,面積達93平方公里,分布在市區各個角落。開發體量大,且都是邊拆邊建,之前普遍存在著揚塵治理措施不夠、傾倒隨 意、蓬蓋不嚴密等問題。
濟南市城管局渣土管理處副處長張建華介紹,揚塵達到130微克到160微克以上,就會發出指令,停止這個工地施工。然后要灑水整治,達到要求后,才能開工。
據統計,濟南每年有超過3000萬立方米的渣土處置任務,每天約有8000車次的渣土車在運行,數量大、難度高。為此濟南市要求超過1萬立方米以上渣土處置工地必須配督察員,全面推行濕式作業,達到主次道路每10平方米含塵量不超過15克,同時從嚴管控違規行為。
張建華稱,對于一些渣土違規車輛,違規單位,一些野蠻行駛,闖紅燈,以及拋路亂倒的行為,堅決取消在濟南市場資格。
管住渣土車,才能真正管住渣土揚塵和亂倒,相關立法工作濟南市也在推進。
在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辦公室吉澤好看到,在這面十多米長的墻上,貼著的是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在這上面,每一項行動的具體內容都羅列得 非常清楚。記者初步統計了一下,大約有200多項,涉及到濟南市40多個部門及所有縣市區,由市里面設置的督察組定期對他們進行考核。
濟南最大的兩家供熱企業——濟南熱電和濟南熱力承擔著濟南90%的供熱面積,兩家企業幾年來在節能環保設備方面共投入近10億元,目前,各熱源廠都已達到每立方米二氧化硫200毫克、氮100毫克的排放標準。
濟南熱電有限公司北郊熱電廠副廠長董玉峰說:“你們看這個煙筒,這么大的鍋爐已經開始運行,基本上是看不見煙的,我們前期上了大量的環保設施,包括脫硫、脫硝,還有除塵,那么目前的排放基本上達到了甚至優于我們國家最新的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