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城市群是“重災區”

  數據顯示,1到10月,省會城市群7市PM2.5平均濃度為7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0.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個百分點,以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對17市進行質量排名,全省倒數前四名城市分別為淄博、聊城、德州、濟南,均在省會城市群內,今年以來,雖然濟南市的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9、10月份均居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之首。

  省會城市群何以霧霾難消?

  省會城市群七市,GDP占全省的35.8%,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卻超過全省的46%。

  首先是治污項目進展不平衡。2015年,全省列入年度治理計劃的重點治污項目共297個,目前完成率為89%,但省會城市群完成率只有84%,在完成率不足90%的7市中,省會城市群占了4個,其中聊城、淄博兩市完成率分別只有69%和75%。

  再次是燃煤和工業污染較重。省會城市群是火電、鋼鐵、建材、化工等“兩高”行業集中區,7市煤炭消費量占全省40%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污強度分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40%、29%、39%,超標排放問題嚴重。

  三是機動車污染突出。2014年,省會城市群7市汽車保有量為473萬輛,比2010年增加65.9%,其中,濟南市增幅為73.1%。

  此外,揚塵管理粗放等也是重要因素。(原文來源:山東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