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1月24日訊(記者 姜洋)記者從濟南市城鄉建設委了解到,作為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行動牽頭單位,為加大濟南治霾力度,市城鄉建設委將研究制定《濟南市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并根據“誰污染誰付費”原則,研究開征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排污費。

  施工現場要求三個“100%”,不達標一律停工

  11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濟南綠地西河片區保稅大廈AB座項目,這是該片區保稅區的最后一個在建建筑。記者在現場看到,建筑工地內不少平面分區都由硬質圍擋封閉了起來,裸露土地也被黑色防塵布覆蓋,揚塵噪音監測設備隨處可見。同時,工地門口設置洗車臺,車輛沖洗后才可離開工地。主道路兩旁還設置固定噴淋灑水設備,并配備清掃車、灑水車、降塵噴霧機,定時對現場清掃、灑水、降塵等。

  據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副主任吳兆軍介紹,目前,濟南市正按照“施工現場道路一律100%硬化,所有裸露土地一律100%覆蓋、100%綠化,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一律停工”的嚴格要求,扎實推進建筑工程揚塵治理相關重點工作。

  根據要求,施工現場及在建工程必須封閉圍擋,嚴禁圍擋不嚴或敞開式施工;工程施工前,施工現場出入口和場內主要道路必須混凝土硬化,嚴禁使用其他軟質材料鋪設;施工現場集中堆放的土方和閑置場地必須覆蓋、固化或綠化,嚴禁裸露;禁止工程施工單位從高處向下傾倒或者拋灑各類散裝物料和建筑垃圾;遇有4級以上大風或重度污染天氣時,施工現場必須采取揚塵應急措施,嚴禁土方開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督促具備條件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裝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且保證系統可以正常使用;全市具有安裝條件且處于基坑土方施工階段的施工現場出入口,要100%安裝車輛清洗設施,并確保正常使用;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建筑渣土砂石運輸管理。

  加強揚塵治理情況檢查,做到全覆蓋、無死角

  揚塵是導致濟南市空氣污染的元兇之一。截至目前,濟南全市共有在建項目873個,單體建筑6145個,建筑面積達7323萬平方米,建筑工程揚塵治理工作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在揚塵治理方面,濟南市城鄉建設委督促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制定項目揚塵治理工作方案,并對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逐一自查自糾,對照標準及時整改;區、縣城鄉建設部門結合日常安全監督和網格檢查,及時掌握本轄區處于基坑土方施工階段工程的基本情況,建立臺賬、實時更新,對處于基坑土方施工階段的施工現場每周檢查一次,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市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對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揚塵治理工作情況進行高頻率的隨機抽查,每月對監督的工程項目揚塵治理情況進行專項考核驗收,并將考核情況登記造冊,力爭做到全覆蓋、無死角。

  對不達標的施工現場,將責令停工整改,達標后方可繼續施工;市城鄉建設委成立若干督查組,對重點項目、重點片區、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力度,并會同有關部門連續開展夜查,鞏固提升揚塵治理工作實效。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城鄉建設部門揚塵治理行動累計檢查、督查在建工程項目933個次,涉及單體工程7662個次。

  將制定揚塵防治辦法,研究建設揚塵排污費

  吳兆軍介紹,他們在檢查、督查中發現,絕大多數單位能夠嚴格按照要求做好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工作,但部分項目、部分單位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環保施工意識淡薄,仍然存在施工現場使用不達標渣土運輸車輛、未按要求設置車輛沖洗設施、現場圍擋不符合要求、裸露土方未覆蓋、未能及時灑水壓塵等問題。

  目前,通過通報批評、媒體曝光、停工整改、約談企業負責人等手段,對揚塵治理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進一步加大行政處理力度。截至目前,累計停工整改項目355個次,約談建設單位22 家,施工單位23家,監理單位12家。

  吳兆軍說,將嚴格貫徹市委、市政府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力爭實現年底退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的目標。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濟南市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依法嚴厲打擊揚塵污染防治違法行為。并研究建立建設工程揚塵治理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同時,還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開征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排污費,根據“誰污染誰付費”原則,按照揚塵管理等級標準、工地用地面積和施工工期進行差別化征收。

  濟南將進一步加大檢查、督查頻次、力度,督促工程項目責任主體切實履行揚塵治理主體責任,從嚴、從細、從實落實揚塵防治規范、標準。對于不達標的工地一律停工整改;對于揚塵污染情節嚴重的建設、施工單位,一律予以通報批評、記入信用檔案、在濟南建設網上公開曝光、約談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施工單位還要取消各類創優評先資格、暫停在濟投標資格、限制出濟施工直至清出濟南建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