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1月25日訊(記者 賀輝)根據商業機構“高德地圖”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十大堵城排行,全國45個重點城市中濟南排名第一,超過原來的“首堵”北京。高德分析,這與三季度濟南扎堆修路,而北京閱兵期間限行有關。同時,有業內人士對高德公司的評價指標、數據樣本等提出異議。

  高德:濟南成全國“首堵” 因濟南修路季北京正限行

  商業機構“高德地圖”昨天發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中國十大最堵城市排行榜,之前的老大北京滑落到了第二位。此次登頂的是山東濟南,擁堵延時指數高達2.01,以0.01的微弱“優勢”力壓北京,從第四名直接爬到了榜首。

  從二季度的第四名,上升到第一名,這是繼空氣污染全國第一之后,濟南再次全國城市排名奪冠。對此,高德地圖也給出了原因分析:濟南三季度扎堆修路,特別是主干道的解放路和花園東路影響明顯;而同一時期,北京因“9.3大閱兵”期間15天單雙號限行,擁堵程度下降。

  根據高德發布的數據,早高峰濟南最堵的路是經七路、解放路、北園大街,晚高峰濟南最堵的路是解放路、花園東路、和平路。9月擁堵最嚴重,高峰期擁堵延時指數2.16,高峰期城市平均行車速度 20.11km/h。

  高德評價指標、數據樣本均受爭議 濟南市民對“首堵”表示不服

  對于濟南成為全國“首堵”,不少市民連呼“不可能”。經常到各地出差的濟南市民小于說,雖然濟南高峰期確實比較堵,但從機動車保有量、市區人口等很多指標來講,濟南和北京都差著一大截。“我經常被公司派去北京、上海、深圳出差,這些城市的許多道路我都走過,濟南的擁堵程度怎么可能超過這些一線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高德排名所用的指標——“擁堵延時指數”。這是目前國際交通分析常用的概念之一,指同樣一條線路,早晚交通高峰時花的時間相比正常不堵車情況下的時間,其倍數就是擁堵延時指數。2.01意味著濟南市民早晚高峰時開車花費的時間,是通暢時間的2.01倍。

  就此,濟南一名不愿透漏姓名的交通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排名指標雖然是國際通用指標,但僅用這一指標來排名,并不能真實、全面的反映擁堵程度。他舉例說,城市道路也要分不同的道路,例如濟南的高架橋白天平峰時轎車時速能跑到60公里以上,那么高峰時跑30公里/小時,擁堵延時指數就超過2.0了。“但30公里/小時的速度放到高峰期的經十路上,可以說一點都不算堵。”

  而對于“擁堵延時指數”的獲取,高德在發布的報告中稱,海量交通出行數據來自于交通行業浮動車和超過4億高德用戶出行數據的結合。對于高德所宣稱的“4億用戶”,我們不方便去驗證真偽,那么“交通行業浮動車”一詞又是什么?此前,高德發布今年一二季度擁堵排名時,該公司有關負責人曾對媒體介紹,數據樣本中包含“全國幾十萬輛出租車及幾百萬輛物流車的行業浮動車數據”。

  針對高德所用的數據樣本,濟南的這名業內人士也指出,樣本中的“幾百萬輛物流車”在濟南的參考意義其實有一定偏差。考慮到濟南市區白天禁止載重2噸以上貨車通行,夜間進出市區需辦理臨時通行證,每晚10點到次日早6點要嚴格按照交警指定的路線行駛。這種情況也會大大影響“物流車”這一數據樣本在濟南的擁堵指數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