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濟南鐵路局建筑段鍋爐3臺20噸燃氣鍋爐正式投入運行。此項工程自今年10月8日啟動,由濟華燃氣建設,是目前濟南市最大規模的“煤改氣”工程,完成后3臺燃氣鍋爐將常年投入運行,年節省標煤近3萬噸。

  2日上午,在煤改氣現場,調壓組調壓之后,由運行組對3臺鍋爐進行了點火。濟華燃氣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份,就開始了煤改氣的準備工作,10月份正式開始施工,今天正式點火運行,等到燃氣鍋爐調試完畢,3臺燃煤鍋爐就可以停用?!?/p>

  濟南鐵路局建筑段原來是3臺35噸燃煤鍋爐,每年用煤量近3萬噸。濟鐵建筑段熱力所負責人聶勇介紹,這3臺鍋爐主要為濟南火車站以及鐵路周邊100多萬平方米區域提供生產和生活服務,一年四季24小時運轉。盡管各項排放的指標都是達標的,但附近小區的居民也常常抱怨味道熏人。

  濟華燃氣負責人介紹,天然氣本身就是清潔能源,排放并不含硫以及煙塵,只有一些氮氧化物。這3臺燃氣鍋爐廢氣排放,仍需要經過低碳燃燒機進行處理,氮氧化合物含量可達100㎎/m3以下,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200㎎/m3。

  聶勇說:“之前使用燃煤鍋爐,在機械設備維護上成本很大,經常出現故障,排除故障時間也較長,有時會造成火車站乘客、周邊辦公單位的投訴。煤改氣之后在設備維護維修上節省很大一部分成本。”此外,聶勇介紹,盡管煤炭的價格年年在降,但是排污費成本卻是年年提升?!笆褂萌济哄仩t需要經過脫硫、除塵、除渣等工序才能對外排放,排污費年年增長。”而此次“煤改氣”工程,政府提供了500萬補貼,同時降低了排污成本和人力成本。

  濟華燃氣負責人介紹,已經敷設多條高壓、次高壓、中壓燃氣管線,延伸至多個集中供熱熱源廠、小型供熱鍋爐附近,隨時可為其提供足量天然氣,用于燃煤替代。截至目前,在濟華燃氣經營區域范圍內,已順利實施了40臺小型鍋爐“煤改氣”建設,合計224.5蒸噸,為名泉春曉、官扎營片區、海寧皮革城等送氣,一個采暖季可減少標煤用量8.98萬噸。

  計劃于明年10月底前,完成城區35噸以下有改造意向的鍋爐“煤改氣”工作,同時提前布局實施35噸以上燃煤鍋爐的“煤改氣”項目。同時,推進工業企業、院校、醫院等燃煤設施的清潔改造,加快在遠郊區縣的燃煤鍋爐改造工程。在天然氣覆蓋區域內,通過實施一批鍋爐“煤改氣”工程項目,引導使用壁掛爐取暖,消除散煤造成的排放污染。下周仲宮鎮新苑小區的150多戶居民也將通上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