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后表明身份,并就藍先生遇到的問題向店鋪確認。一名店長模樣的工作人員過來,對記者說床的材質為“實木壓縮”。記者追問:“除了剛才看到的排骨架明顯是刨花板外,其他地方不是水曲柳貼皮嗎?”工作人員回答:“對呀”。她還說,床的主框架外面貼的是水曲柳木皮,里面為水曲柳壓縮,也就是實木顆粒。記者質疑實木顆粒和全實木差別很大時,工作人員稱“并沒有說過百分百全實木呀”。記者再質疑下去時,工作人員又說“不要糾結材質的問題了,你要是糾結材質,我們確實不專業”。
之后店家一直堅稱“沒有說過百分百全實木”,并說當時的導購員是新來的,現在不在。工作人員說,目前的解決辦法是,如果藍先生要送貨的話,只能保證和樣品是一模一樣的,不能保證全實木,如果藍先生不要了可以給退貨。她說:“我們在合同上又沒寫,就是介紹,介紹的話還不怎么說怎么是,這個東西還不都是隨口說嘛。”
工商提醒>> 商家任何說法都要落實到文字上
記者隨后聯系到濟南市質監局質檢院家具檢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09年5月1日之前,實木家具的界定標準較為模糊,導致家具市場出現“只要有塊實木就可以按實木家具賣”的混亂現象。2009年,新版的《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首次嚴格明確了“全實木家具”、“實木家具”以及“實木貼面家具”的具體定義。
標準稱:全實木家具,要求所有的零部件(鏡子托板、壓條除外)均采用實木鋸材或者實木板材制作;實木家具,是基材采用實木鋸材或實木板材制作的家具;實木貼面家具,是指基材采用實木鋸材或實木板材制作,并在表面貼實木單板或薄木(木皮)的家具。“實木貼面和全實木差別非常大,商家應向消費者準確說明材質。”質監局工作人員說。
隨后記者致電濟南市工商局,詢問相關問題的處理辦法。工商人員回應稱,市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通過12345轉接到工商局,工商人員會到場協調處理并回復市民。他補充說,這種問題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購買家具、電腦等商品時,千萬不能輕信導購員一面之詞,否則很容易出現導購員介紹的材質、配置與實際不符的情況。
同時,工商人員也提醒消費者,遇到此類糾紛時,最重要的就是保留證據。一定要和商家簽訂合同,合同中明確產品的材質、規格、配置等相關因素。合同要和銷售商品的執行場所簽,不能和個人簽。同時,合同上一定要加蓋執行場所的公章,不能只是店長簽字。
他還提醒說,如果合同使用的是商家自己準備好的合同文本,且此文本中并沒有涉及材質、配置等重要因素時,應該要求商家在合同上以附件的形式補充說明這些問題。“不能只聽信導購員的口頭之詞,任何語言上的東西都要落實到文字上。”
小竅門
一看二聽三聞,可辨實木家具
1、看:天然的實木家具有著木材的天然色澤、紋理,不同的木料紋理也存在著差異,而貼皮的實木家具外觀上則少有缺陷,紋理也比天然的實木來得清晰,甚至比純實木家具更清晰。
2、聽:可以用手敲打一下木面,若是天然實木家具則會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音,而人造板材的聲音則會比較沉悶。
3、聞:近距離聞一下木質的氣味,純實木家具會帶有木質的清香,個別木料還會有其獨特的氣味,如樟木、檀木都有著獨特的味道可辨別。若是人造的板材,則會有一股化學黏合劑的刺鼻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