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12月14日訊(記者 趙兵)針對《中國周刊》報道稱山東部分企業存在偷排污染物的問題,12月8日至10日,山東省環保廳組織環保公益組織、媒體和部分網友到華泰集團、晨鳴紙業等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考察中并未發現媒體爆料的問題,企業在處理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污染物方面均符合環保要求。
11月25日,《中國周刊》刊登文章稱,該報記者從一家公益組織獲悉,山東紙業存在偷排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污染物,并指大部分廢渣由當地環衛局車輛外運填埋和堆放。
11月27日,山東省環保廳作出回應,稱“省環保廳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當地環保部門進行調查,同時,省廳及時排出調查組赴現場進行檢查督導”。11月29日,山東省環保廳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調查通報,省環保廳已對的四家紙業集團進行了檢查督導,并未發現報道中提到的廢料偷排、填埋廢渣和污染地下水的情況。
11月30日,《中國周刊》又發表文章《環保組織質疑“山東環保廳對造紙企業排污問題調查通報”》,稱時隔一天,山東省環保廳就發出了調查通報,對能否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將造紙企業的各項污染排放和歷史遺留污染問題調查清楚存在商榷,并提出了八大質疑。
對此,12月8日至10日,山東省環保廳邀請了環保NGO代表綠行齊魯、IPE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網友代表和大眾網等媒體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團先后來到壽光晨鳴集團、昌樂陽光紙業、廣饒華泰紙業和桓臺博匯造紙集團,對企業的生產環節、廢物處理環節等進行了現場查驗,對《中國周刊》爆料的問題環節進行一一驗證。經過三天的實地考察,并未發現報道中提到的廢料偷排、填埋廢渣和污染地下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