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周刊》刊登文章稱,該報記者從一家公益組織獲悉,山東紙業存在偷排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污染物,并指大部分廢渣由當地環衛局車輛外運填埋和堆放。

  11月27日,山東省環保廳作出回應,稱“省環保廳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當地環保部門進行調查,同時,省廳及時排出調查組赴現場進行檢查督導”。11月29日,山東省環保廳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調查通報,省環保廳已對的四家紙業集團進行了檢查督導,并未發現報道中提到的廢料偷排、填埋廢渣和污染地下水的情況。

  11月30日,《中國周刊》又發表文章《環保組織質疑“山東環保廳對造紙企業排污問題調查通報”》,稱時隔一天,山東省環保廳就發出了調查通報,對能否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將造紙企業的各項污染排放和歷史遺留污染問題調查清楚存在商榷,并提出了八大質疑。

  對此,12月8日至10日,山東省環保廳邀請了環保NGO代表綠行齊魯、IPE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網友代表和大眾網等媒體進行實地考察??疾靾F先后來到壽光晨鳴集團、昌樂陽光紙業、廣饒華泰紙業和桓臺博匯造紙集團,對企業的生產環節、廢物處理環節等進行了現場查驗,對《中國周刊》爆料的問題環節進行一一驗證。經過三天的實地考察,并未發現報道中提到的廢料偷排、填埋廢渣和污染地下水的情況。

  晨鳴紙業:壽光廢渣分揀點去年已被責令關閉

  12月8日,大眾網記者跟隨考察團,首先來到了位于壽光市的晨鳴紙業集團。晨鳴紙業集團環??瓶崎L吳永林介紹,晨鳴紙業工業固廢主要包含脫墨渣、造紙污泥、廢塑料渣三類。其中,按《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廢紙造紙脫墨廢渣屬于危險廢物,晨鳴紙業每日產生脫墨廢渣約500噸,通過廠區內的綜合利用項目,利用太陽能、鍋爐尾氣熱量烘干,將濕度高于60%的廢渣干化到25%左右填到發電廠焚燒處理。焚燒后的廢渣進入爐灰運到水泥建材廠制磚。

  造紙污泥是造紙廠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晨鳴紙業每日產生污泥1050噸左右,屬于一般工業廢物。其中的240噸交給蔡倫中科肥料有限公司,通過發酵、烘干、加入復合微生物、造粒等環節,做成有機肥料。其他交給龍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污泥養殖蚯蚓項目,做鹽堿地改造。該項目由環科院編制環評,并對地面做了防滲處理。污泥養蚯蚓項目既解決了污泥處置問題,還帶來了蚯蚓市場化養殖、改良土壤等多種效益。

  吳永林說,紙廠的廢塑料渣交給位于臺頭鎮的壽光富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做再生塑料顆粒。據富地公司負責人介紹,廢塑料渣在項目中有90%的利用率,再生塑料生產中車間密閉,負壓條件下將無組織排放廢氣通過噴淋、吸附進行處理。廢水進入污水廠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