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省政府日前下發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部署意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意見指出,目前全省仍有3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總量較大、分布零散、脫貧任務艱巨。山東只有提前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
在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基礎上,對建檔立卡的3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集中開展扶貧工作,主要是:通過發展生產實現150萬人左右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實現60萬左右脫貧,通過異地搬遷實現6萬人左右脫貧,通過生態補償實現4萬人左右脫貧,其他農村貧困人口通過社會保障兜底脫貧。
在脫貧進度上,2016年-2017年兩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第三年全部兜底完成,后兩年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意見要求,要大力發展生產,提高農村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扶貧帶動作用,多渠道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就業。創新產業投融資方式,引導各類現有基金向扶貧開發傾斜。積極穩妥推進異地搬遷,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安居樂業。結合生態保護,健全生態補償機制,開辟綠色發展脫貧路徑,讓農村貧困人口從生態建設中得到實惠。加快教育脫貧,省級財政教育經費向脫貧任務較重的縣傾斜,對建檔立卡農村家庭困難學生,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實行資助全覆蓋,阻斷貧困現象代際傳遞。強化社會保障,提高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水平,努力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保障農村貧困戶基本住房,推進農村低保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兜住農村貧困人口民生底線。
意見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完善政策體系,壓實脫貧責任,廣泛匯聚各方力量,加大脫貧攻堅支持力度。今后三年,大幅增加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農村貧困人口數量、人均財力等因素精準分配到縣。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除據實結算的普惠性資金外,其他涉農資金20%以上用于扶貧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