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工程招投標監管范圍
現行招標管理,各類項目不分性質一律進場招標。今后,我市將放寬工程招投標監管范圍。同時,出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規范,進一步消除暗箱操作、圍標串標、陰陽合同等問題。
配套費可大幅緩繳
現行房地產開發項目單項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含)以上,可緩繳50%城市建設配套費(92元/平方米)。在此基礎上,對當年在濟開工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含)以上的開發企業,城市建設綜合配套費(246元/平方米)可先繳納40%,其余60%緩繳半年。開工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含)以上的,先繳、緩繳比例分別按30%和70%執行。
企業不再排隊待驗
我市將簡化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取消分部工程節點到位監督,改為施工過程中監督機構巡查和隨機到場監督,將質量行為監督作為施工過程巡查的重要內容。調整后,可縮短工期近2個月。
勞務工資保證金繳存額下降
降低建筑勞務工資保證金繳存額度。建筑勞務工資保證金改為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總承包企業和與建設單位直接發生合同關系的專業承包企業)各繳納1%。
實行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
取消商品房預售保證金,僅對商品房預售資金實行部分監管。主管部門根據開發企業預售資金存入量和信用狀況控制項目網簽比例,首次放開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面積的20%,達到重點監管額度后,放開全部預售房源網簽。
簡化項目竣工綜合驗收
我市將取消現行水、電、氣、熱等單項工程全部完成后統一聯合驗收的做法,各單項工程完成后,相關專業經營單位將及時組織驗收,完成一項驗收一項。
建筑設計圖紙“藍改白”
組織開展面向工程建設全行業的設計圖紙“藍改白”專項工作,改變現行“曬藍圖”的做法,實現圖紙設計、審簽、圖審、傳輸、存儲的全面電子化。改革后,出圖成本可節省近20%。
推行行業信用管理
建設覆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標代理等主體的行政審批、行業監管與誠信一體化平臺,對接省級監管平臺,以“四庫”(項目庫、企業庫、人員庫、信用庫)為基礎,對各類主體建立信用積分,依積分狀況確定相應的資質資格,享受不同的優惠政策,實行差別化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