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月15日訊(山東24小時記者 馬俊驥)今天,全省持貧辦主任會議在濟南召開,總結“十二五”時期全省扶貧開發工作,交流情況,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2016年及“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任務。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十二五”全省五年累計脫貧580萬人,2016年目標是再減貧120萬人。山東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重達58%,60歲以上老人占41%。

   “十二五”山東580萬人脫貧,2016年目標再減貧120萬人

  會議指出,“十二五”期間,全省扶貧開發財政投入不斷增加,專項扶貧力度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駐村幫扶深入推進,金融扶貧順利啟動,社會扶貧深入人心,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全省連續每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萬人以上,五年累計脫貧580萬人。

  會議強調,各級扶貧干部要轉變扶貧工作理念,加強機構隊伍建設,提高素質能力,改進工作作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統籌協調和溝通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扶貧隊伍的脫貧攻堅能力,調動各方力量,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2016年要重點抓好鄉村旅游、電商、光伏三個特色產業扶貧,突出抓好易地搬遷,加快大數據平臺建設,編制“1+N”精準脫貧方案,加大督查指導力度,加強輿論宣傳,搞好規劃設計,細化推進措施,堅決打響脫貧攻堅第一仗,確保2016年再減貧120萬人。

  大眾網記者采訪了解到,山東貧困人口呈現出四個特點:屬于相對貧困,已沒有吃不上飯、穿不上衣、住不上房的問題,貧困戶與其他農戶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生活的水平和質量高低上;貧困人口散戶、小戶多,1到2人的貧困戶占到總戶數的70%;貧困人口老齡化問題較突出,60歲以上老人占41%;另外,因病因殘致貧比重較高,占58%。

   2018年底山東貧困人口全部過省扶貧線,“五個一批”促脫貧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今后一個時期山東扶貧工作的主要任務目標是:到2018年底,7005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脫貧“摘帽”,181.6萬貧困戶、394萬貧困人口全部越過省定扶貧線,提前兩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2019—2010年鞏固提高扶貧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山東將推進“五個一批”工作促脫貧,即通過扶持產業和解決就業脫貧一批,主要解決具有勞動能力的171.7萬人的脫貧問題,占貧困人口總數的46%;通過低保政策兜底脫貧一批,主要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五保人口2.1萬人、低保人口112.5萬人的脫貧問題,合計占貧困人口總數的29%;通過醫療救助扶持脫貧一批,主要解決因大病致貧的22.5萬戶、因臨時性疾病和慢性病致貧的74.2萬戶的脫貧問題,合計占貧困人口總數的53.3%;通過教育、培訓扶貧脫貧一批,主要解決16歲以下的36.4萬人、高中在讀的4.2萬人、中高職在讀的0.5萬人、大專及以上3.8萬人的學費問題,合計占貧困人口總數的11.1%,從根本上阻斷貧困的代際相傳;通過移民搬遷安置脫貧一批,主要解決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有意愿進行易地扶貧搬遷的0.5萬戶貧困戶的脫貧問題,涉及人口1.5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