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的事兒,今年濟南的孩子上學有啥新情況?17日,參加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市教育局局長陳東生說,今年濟南將全面實行零擇班,首個國際學校在高新區漢峪片區落地,解決大班額問題今年也有明確任務,新建、改建49所中小學校。

  17日,聊起教育公平化方面,陳東生說,去年5月《濟南市2015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意見》出爐,濟南正式推行零擇校。今年零擇校方面的舉措將繼續得到鞏固。此外,濟南市的中小學包括高中將全面實行零擇班。

  “‘零擇班’其實去年有多個學校已經在這樣做,今年‘零擇班’概念將正式提出,而且全市的中小學包括高中入學都將實行‘零擇班’。”陳東生說,高中階段在保證各班總分數差不多的前提下,隨機分班,班分好之后,班主任通過抽簽確定。小學入學本身沒有成績,就直接隨機編班,班主任通過抽簽確定。“濟南實現了零擇校,體現了把教育公平真正落實到了實處,包括高中在內,濟南沒有一個‘條子生’。”陳東生說。濟南首個國際學校將在高新區漢峪片區落地。陳東生說,國際學校將是全口徑的,招外國人為主,可能有部分是國內孩子,開設課程是國際課程。建國際學校也是教育服務于濟南現代化和濟南四個中心建設的重要方面。記者了解到,這所國際學校是與加拿大合辦,將在漢峪片區省直機關宿舍西側地塊建設。此外,今年9月濟南還將有多所民辦學校開學。

  針對大班額問題,陳東生說,濟南今年將新建、改建49所學校,這也是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15項民生實事中的第一條。去年9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2017年底前全面解決全省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陳東生說,經過摸底,濟南10個縣市區都有大班額問題,總共需要新建改建150所學校。今年年底前必須完成49所學校新建改建任務,剩余的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這些學校既解決現有的城鎮大班額問題,還要讓學生增加后不出現新的大班額問題。陳東生說,新建、改建學校的任務將按周推進,督促每個學校的建設進度,遇到困難及時解決。

  孩子進哪個班,電腦定

  去年,濟南市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的“零擇校”,讓“條子生”成了歷史。沒了擇校,讓很多家長轉而打起了為孩子擇班的主意。然而,擇班也即將成為歷史。“學校不能選了,就挑一個好的班主任、一個好的數學老師。”擇校的口子完全封死后,孩子升學進入什么樣的班級成了很多家長心頭難題。為了擇班,家長恨不能使出一切人脈關系。

  去年9月開學季,濟南市很多中小學實行“抓鬮分班”“電子分班”。“先把一年級新生的姓名導入電腦,男生、女生分開,然后由電腦隨機分班。確定了每個班的人數后,再由班主任進行抽簽決定帶哪個班。”山師附小相關負責人介紹,“報到那天,家長才知道自己孩子在哪個班,由哪個班主任帶。”

  除義務教育階段外,不少高中也嘗試“電腦分班、老師抓鬮”。濟南市2016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明確規定,新生分班須電腦派位,不設任何重點班、特長班。去年,山師附中在新生報到前半小時,將新高一的班主任召集到會議室,在學校家委會代表的監督下,現場抽簽。抽簽結束后,山師附中官方微博第一時間推出附中新生班主任系列介紹。

  “這下完全清靜了。”得知濟南中小學將零擇班,省城一家熱門小學校長松了一口氣。往年,一到開學季,一天能接十幾個挑班電話。由于以前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回絕人家也很不好意思。這下好了,政策就是最好的“擋箭牌”。

  “2016年,濟南市將在‘零擇校’基礎上實現‘零擇班’。”濟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有的學校仍實行人工分班,全面推廣電腦排班只是技術問題,沒什么難點。通過電腦隨機分班的方法,防止人為因素可能造成的不公平,保證每個孩子享受教育資源的機會是公平、公正的。

  書記支招大班額:別隨意建校,得做預測

  17日,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在濟南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商河代表團審議會上,對“大班額”的破題提出了建議。

  “為什么會形成大班額?這個跟我們快速城鎮化進程有關系,教育資源跟不上。”王文濤說,第二是優質教育資源跟不上,第三是“兩頭”的問題:一頭是城鎮大量大班額,另一頭是鄉村小班額,而且這里面老師不流通。

  如何解決?王文濤說,這需要對城鎮化過程中的教育資源供需做預測:不能隨意造學校,資源也不能浪費,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后。“我們原來為什么會大班額,就是在城鎮化過程當中對教育資源的預測不夠,措手不及。”王文濤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加強師資的培養。“山東民辦教師很多,怎么樣解決農村老師的身份,尤其是現有的教育怎么優化,怎么樣提供培養新的教育資源,這些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