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月25日訊(記者 王宗陽)24日,有網絡媒體曝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秘檔案學系檔案學專業碩士畢業生陳振,其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疑似大面積抄襲。

  今天,山東大學方面作出回應,校方已在第一時間責成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進行調查核實,山東大學對于學位論文作假等學術不端行為實行“零容忍”。一經查實,將對相關人員及導師進行嚴肅處理,對已獲學位者撤銷其所獲學位,絕不姑息。

陳振論文目錄陳振論文目錄
劉俊玲論文目錄劉俊玲論文目錄

  兩者發表相隔一年,題目關鍵詞卻幾乎一樣

  近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當中流傳著數張論文數據庫中國知網的網頁截圖,截圖內容為兩篇高度相似的碩士學位論文。這兩篇論文分別是安徽大學管理學院檔案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劉俊玲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與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秘檔案學系檔案學專業碩士畢業生陳振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

  而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劉俊玲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2年4月,陳振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3年4月。兩篇論文相差一年,但是在摘要、關鍵詞、目錄乃至具體內容上均高度相似。

  經過對比發現,兩篇都是以“檔案是人類歷史文明的產物”開篇,并分六個部分的內容。在關鍵詞部分,劉俊玲論文依次是“檔案、信息安全、開放利用、保障”,陳振論文則是“檔案、開放利用、信息安全、保障”,區別僅僅是順序不一樣。

劉俊玲論文摘要劉俊玲論文摘要
陳振論文摘要陳振論文摘要

  內容與致謝部分也“驚人”相似

  大眾網記者發現,兩篇論文從目錄和內容上看也非常相似。兩篇論文主體均分為五個部分,僅第一部分標題略有差別:劉俊玲稱為“緒論”,陳振稱為“前言”,另外四章題目均一致。具體到各章小節,內容劃分也幾乎一致,大多數小節標題甚至都完全相同。

  此外,兩篇論文致謝部分也“驚人”相似。兩段致謝語的開頭部分皆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出發,講述完成論文的喜悅之感。之后,雙方皆表示,“在漫長的論文撰寫過程中”,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這,都與“老師的指導密不可分”。

  其中二人都這樣回憶:“曾記得多少次,老師與我的促膝長談中,他教導我規范的學術寫作知識,切實的檔案要點,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使我的各方面都有了進步。”

陳振致謝部分陳振致謝部分
劉俊玲致謝部分劉俊玲致謝部分

  論文導師很意外:“查重”竟沒查出來?

  兩篇論文相似度如此之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大眾網記者了解到,2013年4月,山東大學研究生院還在其官網上登載《山東大學關于“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在答辯前,陳振的學位論文必須經過“查重”檢測,要用專業軟件檢測文章與既有論文的相似度,以杜絕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按照要求。其“總文字復制比”不得超過60%。然而,通過萬方數據庫、PaperPass等多個論文檢測查重系統比對,陳振與劉俊玲論文的文字重合比明顯超過了60%。

  對此,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秘檔案學系主任、陳振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劉旭光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意外,因為當初陳振的論文答辯前夕是做過相關“查重”工作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查重”會沒有查出來。而他自己過去也沒看到過安徽大學劉俊玲的那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