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帥基本為60后過半學位是博士

  高校換帥,不止發生在青島。

  近一年來,山東省40多所公辦普通本科高校中,有17所易了帥。易帥時間集中在2015年5月份和6月份。

  5月份,徐劍波任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原濰坊醫學院院長馬安寧任濟寧醫學院黨委書記;原聊城大學校長馬春林再任黨委書記,黨政、校務一把抓;山東理工大學副校長呂傳毅轉正任山理工校長;原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武繼彪任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

  6月份,菏澤學院與濱州學院雙雙換帥。新任菏澤學院黨委書記王煥良早年長期在青島大學工作,在副校長位上于2014年1月任菏澤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王煥良任書記后,從臨沂大學副校長任上轉來的姜同松接替其院長一職。濱州學院新任黨委書記羅公利曾任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履新前任濱州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該校新任院長劉文烈,履新前為濱州學院黨委副書記。

  此外,在6月份,呂濤任山東政法學院院長;濰坊學院副院長馮濱魯,轉正任院長。

  7月,鞠傳進任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范躍進任青島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

  8月,王毅任山東體育學院黨委書記。

  9月,何思清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12月,濟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同時正式任命,程新任書記,張士強任校長。

  2016年1月,劉興云任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任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亞軍任青島理工大學校長。

  在這17所高校更換的20名書記、校長中,50后只有兩位,為1958年出生的范躍進以及1959年出生的劉文烈。其余18人都為60后。徐劍波、王煥良、王毅、何思清和呂濤還都是65后。“1965年以后出生的校長、書記,從年齡上來說,是可以干滿兩屆的。”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一所高校的校長、書記來說,兩屆的時間,是可以做點兒事出來的。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20人中至少有11人具有博士學位,主要集中于工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專業。

  除了近一年來比較集中的高校換帥外,2013年、2014年兩年,山東高校的換帥步子也不小,經過三年時間,省內40多所高校,八九成都換了書記、校長。

   履新者不乏政府官員身影

  此一輪的山東高校履新人選中,不乏博士學歷與教授職稱者,且履新前有長期高校工作經驗。

  如山東理工大學新任校長呂傳毅是工學博士,一直在該校任教,此前任山東理工大學副校長。濰坊學院的新任院長馮濱魯是理學博士,轉正前在濰坊學院任副院長14年。

  聊城大學新任黨委書記兼院長馬春林博士,系原泰山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兼聊城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濟南大學校長程新自2001年就擔任濟大副校長,當年他僅38歲,3年后升任校長。

  與這些“老高校”同行的,也不乏政府官員身影。

  青島理工大學校長王亞軍,為青島市規劃局原局長;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武繼彪,為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棗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邵軍,任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何思清,之前則任濟寧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山東政法學院院長呂濤,之前任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從青島理工大學校長履新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的徐劍波,前一站是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從濰坊醫學院院長到濟寧醫學院黨委書記的馬安寧,再往前是濰坊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

  這些“仕而優則學”的履新者中,如王亞軍、武繼彪和呂濤,從政領域與掛帥高校對口,規劃局的局長到了一所以土木建筑專業專長的高校,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到中醫藥大學,檢察院的副檢察長到了政法學院。

  此外,一些任職高校的官員也曾有過高校從教經濟。王亞軍20年前曾在青島理工大學的前身青島建工學院任教過;王邵軍1986年從山東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有過留校任教經歷;徐劍波畢業后在煙臺大學工作過十多年,先后擔任過系黨總支書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學生工作處處長。

  “有人總把官員到高校任職當做是行政化、衙門化的表現,這就有些一刀切了。”教育局有關人士認為,從這一輪調整來看,部分履新官員其實有很強的專業性,他們極有可能給任職高校帶來更多的資源。

   “空降”能否帶來“鲇魚效應”

  出生在山東,一路在山東求學直到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然后一路升遷,一直坐到學校掌門人的位子。這是很多高校新掌門的升遷軌跡。

  我省40多所高校80多名校長、書記中,山東籍的多達六七十人,省外戶籍的寥寥。

  部屬院校中,山東大學黨委書記李守信是河北人,校長張榮是江蘇淮安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山紅紅則是河南人。

  省屬院校中,青科大校長馬連湘是河北人、山東建筑大學黨委書記王崇杰是天津人、山東財經大學校長卓志為四川人、煙臺大學校長房紹坤則是遼寧人。

  除了出生在山東,這些掌門人的本科學校也多在山東,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學院、聊城師范學院、臨沂師范學院等師范類院校的畢業生就有十余人。

  這些掌門人中,不少都是在山東一所學校本科畢業,或者留校任教,中間出去深造幾年,或者去別的地方讀碩讀博,畢業后再回校任教,然后在學校里一步步發展,直到校長、書記。

  “山東省屬高校里,本土成長起來的書記、校長很多。”一位駐青高校的系主任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來,山東省屬高校的負責人,或者是本校提拔,或者是省屬高校間交流,土生土長的高校負責人,優勢是熟悉學校情況,開展工作比較順利。

  2014年12月,卓志空降山東財經大學擔任校長,突破了這一局面。卓志從2004年起開始擔任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西南財經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大學之一。以金融學科為優勢,在金融行業有著深遠影響力,還是財經類大學中的五朵金花之一。除出身名校,卓志還早在1995年取得北美精算協會精算師(ASA)資格,在業內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由山東經濟學院和山東財政學院組建四年以來的山東財經大學來說,卓志這樣的出身名門、專業造詣頗深的行業內領軍人物的到來,在學校的名校成就之路上,會起到不小的推動作用。

  “山東高校數量不少,但叫得響的高校和專業卻并不多。”教育界相關人士表示,山東是高考大省,山東每年相當多的招生計劃又由省內高校解決,提升山東高校的“高校力”,是對廣大考生的最大利好,希望這一輪的高校換帥,可以給山東省的高校帶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