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煙花相對熱門,占總量三成以上
山東省煙花爆竹協會的工作人員朱先生說,這幾年煙花爆竹的售賣情況比較穩定,一直是較冷淡的狀態。而受空氣污染加重、霧霾天不斷來襲影響,煙花爆竹生意中僅剩的賣點大概就是“綠色環保”了。
朱先生說,最近幾年,江西、湖南等幾個煙花爆竹的主產區都研制了不少“綠色環保”概念的全新產品。“主要是產生的煙塵少,少炭、無硫。”朱先生說,估計環保類的煙花能占到總量的三成以上。
零售攤主王先生說,不少人在買時會特意問有沒有綠色環保的煙花爆竹。批發商劉女士介紹,自己的環保煙花有“空中瀑布”、“春夏秋冬”、“笛音牡丹”等不同種類,根據規格的不同價位也有所不同。劉女士說,環保煙花和普通煙花相比,放起來煙更少,氣味也不會很濃。
少放鞭炮不一定少年味兒,為了藍天可以忍
煙花爆竹銷售慘淡的背后,主要還是因為市民的“不買賬”。記者隨機調查15位市民,有13位表示過年不打算燃放煙花爆竹,僅有兩位市民覺得一點兒都不放煙花爆竹缺了些年味兒和樂趣。
“我家里人一直不太敢放煙花爆竹,但這么多年過來了也沒覺得過年就沒年味兒了。團圓還是最重要的。現在霧霾天這么重,能少放點還是少放點吧!”市民胡先生表示,年味兒不是只靠放煙花爆竹才體現的。
市民馬先生說,除夕夜經常因為放煙花爆竹變得烏煙瘴氣;大年初一早上,走到哪里都是一地鞭炮皮和焦黑的煙花筒;因為放煙火被傷到的孩子也是年年都有。“空氣不好,平白給環衛工增加了勞動量,還有這么多安全問題,這樣不反而沖了年味兒嗎?”馬先生說。
總的來說,絕大多數市民為了藍天還是愿意忍一忍。不光相關部門發出少放煙花爆竹的倡議,曾經是煙花爆竹主要“粉絲”的孩子們也開始走上街頭提倡為防霾向煙花爆竹說“不”。26日,濟南市花園小學的學生就走進校園周邊社區,用“福”字和春聯換取居民不燃放煙花爆竹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