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進入“人均1萬美元俱樂部”

  在近期召開的山東“兩會”上,山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山東全省生產總值達到6.3萬億元,年均增長9.4%。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生產總值從0.6萬美元增加到了1萬美元。

  這也是山東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據本報記者統(tǒng)計,全國已經有10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換句話說,目前沿海主要發(fā)達省份都已經邁過了這個門檻。

  按照時間來看,2008年,上海成為首個邁進“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的省份;2009年、2010年,北京和天津相繼加入;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三個省份同時突破這一大關;2014年,福建、廣東和遼寧加入;2015年加入的是山東。這其中,三大直轄市天津、北京、上海已逐步在向人均2萬美元大關靠近。

  人均GDP上萬美元是一個重要標志。去年1月,廣東省統(tǒng)計局曾分析指出,從世界范圍看,2013年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有65個,預計2014年有66個,如果把廣東作為一個經濟體參與排位,人均GDP可以排在世界各經濟體的第65位,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這標志著廣東經濟社會的整體發(fā)展已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