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下年貨糧油副食最熱銷
線下年貨銷售又是什么情況呢?泉城廣場地下銀座的一位銷售經理表示,日前該超市銷售情況較好的是糧油等副食品;比較容易保存的干果、干山貨等也已經開始熱銷起來;各大品牌的肉食禮盒的銷售量也開始攀升,預計比同期增長10%,比上個月增長30%。而另一家濟南本土大型連鎖超市方面也表示,截至目前,糧油面等民生類產品賣得較好。
記者采訪了濟南多家超市了解到,相比往年來看,今年省城濟南的年貨啟動時間稍晚。某大型超市經理表示,之所以出現此種情況與網上大大小小的年貨節有一定關系。據經驗分析,老百姓購買年貨分為幾個階段,距離春節前一個半月,市民大多采購一些禮盒裝產品,以作送禮之用;春節前一個月大多采購一些容易長期保存的食物,比如糧油米面等;春節前半個月,市民就開始采購生鮮類和糖干果類產品,比如海鮮、肉食、蔬菜等。
“現在送禮的越來越少了,禮盒類年貨需求量自然就下降了?!痹摻浝肀硎?,往年臨近春節一個半月開始,超市就啟動了年貨銷售,禮盒類年貨開始旺銷。而現在市場對這類年貨需求減弱,自然啟動就晚一些。年貨銷售旺季延后到了第二個階段,對于糧油面等副食品的銷售。加之,今年網上的年貨節啟動比較早,且主打農村土特產的概念,對實體超市的年貨沖擊可謂是“雪上加霜”。
不知道該買啥,網友愛問年貨清單
搜索年貨,記者發現,在網上,網友最愛問的有關年貨的問題是:“年貨有哪些?“年貨清單”“哪些東西是年貨的必須品”“過年要買什么年貨”等。還有網友愛算經濟賬,問及“年貨怎么買最劃算?”。
對此,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年輕人對年貨概念的缺失有關”?!澳曦涱櫭剂x,就是指過年前需要置辦的物品,而采購過程則稱為辦年貨。置辦年貨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春節習俗和傳統的表現,也是市民感受年味的時刻。而這往往就是現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東西?!?/p>
王忠武表示,“從上網年齡分布可見,在網上關注年貨的大多是年輕人。年輕人常年在外工作,春節回家肯定要帶一些年貨,或者幫家里采購年貨。但是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年輕人多是獨生子女,對家里春節年貨的采辦參與比較少,所以喜歡上網問這類問題?!?/p>
另外,如今網購興起后,年貨的品種越來越豐富,老百姓對于買什么樣的年貨越來越頭疼,因此選擇向其他網友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