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鰉魚大起底]
[焦點1]“野生魚”真的是野生嗎?
有許可證就能捕野生魚 人工養殖難存活
哈爾濱天價魚事件發生后,官方介入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餐館明碼標價了,不違規,因為鱘鰉魚價格屬于經營者自主制定的市場調節價,不在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范疇之內。16日,當事游客陳先生又現身說法稱,官方調查漏洞百出,目前雙方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然而更多老百姓關心的是,涉事餐館宣稱銷售的鱘鰉魚為野生,到底是真是假。早在1998年,野生鱘鰉魚就被聯合國華盛頓公約認定為瀕危物種,現在餐館大量捕撈銷售,是否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對此,武先生表示,盡管野生鱘鰉魚屬于瀕危物種,但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只要不在休漁期內,還是可以捕撈的,只不過有很多政策規定,比如捕撈到母鱘鰉魚,已經懷孕了,需要放生。這一點也得到撫遠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洪波的認可:“黑龍江省有政策,想經營銷售野生鱘鰉魚,必須取得野生魚馴養許可證。捕撈之前政府相關部門都要對漁民進行宣傳,小的不能撈,大的不能傷。”
事實上,鱘鰉魚也不適合人工養殖。據介紹,它習性很兇猛,很饞,一旦餓了就會互相咬,存活不了多少。目前我國采取的政策是,定期向黑龍江投放鱘鰉魚苗,以保證存活量。
[焦點2]“野生鰉魚”真實價格幾何?
個頭越大單價越貴 百斤以下裝車價七八十元
目前輿論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是,鱘鰉魚賣398元一斤,究竟有沒有“宰人”。
“不可一概而論,這種魚的價格因個頭大小而不同。”武先生說,鱘鰉魚必須長夠至少50斤以上,肉才會好吃,“個頭越大越貴、越小越便宜。舉例來講,單條10斤以下的鱘鰉魚,打撈上來之后的銷售價普遍只有三四十元一斤,主要是外地人在購買,方便攜帶,但口感不行?!?/p>
三四年之后,鱘鰉魚就能長到七八十斤,這是市場上鱘鰉魚的主力軍,普遍體重都在100斤以下,價格在產地也得七八十元一斤,運到濟南成本在100元/斤左右,再加上人工、配料等成本,武先生在濟南餐館零售168元/斤,為了吸引客源,打九折,相當于150元/斤,賣一斤能賺20多元,“賺得不算多”。至于體重在150斤左右的鱘鰉魚,由于數量比較少,產地就得賣200元/斤。200斤以上的,就更稀少了,有時候一周都打不到一條。
與此同時,鱘鰉魚不同部位的價格也不一樣。魚頭賣500元/斤,魚鼻就賣800元/斤,之所以貴,因為它有藥用功能,產婦要是不下奶,吃魚鼻一天后就能下奶,是很好的補品。
武先生說,去年打撈上來的800斤母鱘鰉魚,最后以9.5萬元的價格銷售,市場普遍反映不貴。“哈爾濱涉事餐館賣的鱘鰉魚個頭、年齡有多大,均是未知數。”武先生說,如果它是七八十斤的魚,賣得就有點貴了,如果是大魚,200斤以上的,398元/斤的價格就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