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2月18日訊(記者 姜洋)記者今天從山東省環保廳了解到,2016年1月,山東全省四大流域中,各流域COD平均濃度均有所改善,但17市中,濟南等3市COD濃度出現同比上升。下一步,省環保廳將開展現場督察督辦,并對超標嚴重的溢洪河明港閘責任地區東營市東營區、墾利縣涉水項目實施區域限批。
14市COD濃度同比下降,仍有6個市存在劣V類水體
據統計,2016年1月,省控重點河流COD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降至21.3mg/L和1.07mg/L,同比改善了17.8%和37.4%。全省四大流域中,各流域COD平均濃度均有所改善,受個別斷面超標影響,淮河流域氨氮濃度出現一定反彈(45.4%),但仍在地表水三類水標準范圍內。
全省17市中,泰安、濱州、日照、青島、東營、威海、德州、聊城、濟寧、淄博、棗莊、濰坊、煙臺14市COD濃度同比下降,其余3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高的是濟南市,為47.9%;聊城、德州、濱州、青島、東營、淄博、威海、日照、濟寧、泰安等10市氨氮濃度同比下降,其余7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高的是菏澤市,為562.2%。
2016年1月,按照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五類標準(主要指標COD≤40mg/L,氨氮≤2mg/L)評價,全省參與評價的100個斷面中,除斷流和河道整治的13個斷面外,有80個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V類標準,占總數的80.0%;有7個斷面水質劣于V類,占總數的7.0%,比去年同期減少14個,比上月增加6個。17市中,有6個市存在劣V類水體,其中東營2個,濟南、濰坊、聊城、濱州、菏澤各1個。
“超標排污”死灰復燃,導致部分斷面水質不穩定
省環保廳流域處劉時告訴記者,截至2015年底,除小清河辛豐莊斷面外,其余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五類標準,省控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但總體達標形勢還比較脆弱,部分斷面仍處于達標邊緣,水質不穩定,極易出現波動,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劉時說,從客觀角度看,1月份氣溫同比偏低,污水處理廠除氮效率和人工濕地水質凈化效果均有所下降,同時2014年以來的旱情在部分地區持續發展,河道中基本全部為工業企業和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導致部分斷面主要污染物尤其是氨氮濃度有所上升;從主觀角度看,前期出于確保年底完成省政府制定的年度任務目標的壓力下,部分地市采取了相關臨時性應急措施以實現達標,但影響斷面水質的突出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比如污水直排或溢流、污水處理廠運行不穩定等,加之極個別地市近期環境監管力度有所放松,不法企業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目前又有死灰復燃的趨勢,導致少數斷面水質出現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