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敲定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改革之后,困難老年人入住養老院,將由政府“買單”。
方案提出,將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5年內,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公辦養老機構轉制為企業、社會組織或實現公建民營,面向社會經營的公辦養老機構要考慮政府投入、社會捐贈等服務成本,實行全成本核算,按照不低于當地相當等級養老機構市場收費價格的原則,合理確定收費標準;保留公辦形式的養老機構也要實行嚴格的財務預算,促進各類養老機構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改革之后,困難老年人入住養老院由誰“買單”?山東提出,沒有社會保險收入或社會保險收入不足以繳納成本性費用的“三無”、五保等困難老年人,申請入住改革后養老機構,將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代為支付。
在醫養結合方面,山東將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醫療衛生機構要為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保健咨詢、預約就診、急診急救等服務。山東還將提高基層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規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項目,將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在“十三五”期間,省級將每年安排10億元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重點面向社區、居家和農村養老傾斜。還將提高符合條件的民辦和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標準,根據入住機構的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數進行補貼,從每人每年360元、600元、720元提高為600元、1200元、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