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放下《瑯琊榜》 操心“糧食和蔬菜”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茜《中國青年報》(2016年03月10日T02版)
我是一名90后新記者,今年的全國兩會,是我入職中國青年報以來,參加的第二場重大的“戰役式”報道。
90后,常被貼上的標簽是:“溫室里的花朵”、“享樂的一代”、“無心政治的一代”。像“開局”、“攻堅” 、“決勝”這類高大上詞語,很難進入90后的話語體系,政治生活對我的一些同齡人來講,顯得有些“縹緲”。
不過,當我走進兩會會場,近距離接觸、采訪兩會代表委員,了解他們履職和參政議政的過程,看到他們手中的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預算報告等重大文件,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我開始相信,民主政治其實比那些熱播劇離我們更近。
在采訪中,編劇出身的全國人大代表趙東苓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趙東苓所在的山東電影電視劇集團,制作了熱播電視劇《瑯琊榜》,吸引不少年輕人的眼球。可當記者問及“您覺得《瑯琊榜》怎么樣”時,趙東苓卻回答:“影視市場自有其發展規律,財稅的事情對國計民生更重要。”
在采訪中我發現,趙東苓很少聊影視話題,而是更熱心民生問題。
2013年,趙東苓聯合31位代表提交了《關于終止授權國務院制定稅收暫行規定或者條例的議案》。2014年,她再次提交議案,希望在5年內,將稅收立法權收歸全國人大立法機構。今年,她同往年一樣早早到京,聯合多位代表又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希望全國人大成立專門的預算委員會,進行稅收立法,并對預算進行更好監督。
她的議案一直受到媒體關注。去年,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首次提出到2020年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這意味著依法征稅有了時間表。
“在兩會上,就要好好履行代表的職責。”趙東苓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我開始意識到,稅收問題實則影響著每一個人。我開始明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前還需要“喂馬”、“劈柴”。我們之所以能簡單快樂地看《瑯琊榜》,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操心“糧食和蔬菜”。
如今,我們到了納稅的年紀,該開始操心“糧食和蔬菜”,以及國家的大政方針、國計民生了。
操心的方式有很多種,作為90后記者,我想在兩會上多問幾個年輕人關心的問題,多關注來自基層的代表,用我的報道傳遞更多“接地氣”的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