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超越國別和親情的生命擔當。21日,北京,濟南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扈秀花完成第二次捐獻采集。這次她救的還是去年那位罹患白血病的意大利患者,用于輔助治療的86毫升淋巴細胞懸混液將飛越8000公里抵達意大利……
扈秀花是商河賈莊鎮甜水井希望小學教師。2012年5月,在商河縣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血樣采集活動中,扈秀花加入中華骨髓庫。2014年9月,她接到了紅十字會通知,與一位意大利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畢竟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不能不去做。”當時扈秀花立即就同意了。捐獻之前,她多年腰椎病犯了。聽說吃藥可能影響捐獻,她就咬牙堅持著。由于涉外捐獻需要到北京采集,扈秀花于當年3月18日乘轎車前往北京,因沿途腰痛,不得不一小時停車休息一次。最終在2015年3月23日和24日,扈秀花連續兩天捐獻造血干細胞。
今年,扈秀花又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那位意大利白血病患者病情變化,需要她二次捐獻淋巴細胞幫助治療。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二次捐獻、同一個人,扈秀花依然沒有猶豫。3月21日上午,在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扈秀花捐獻86毫升淋巴細胞懸混液,將用于幫助意大利受捐者康復。
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全球造血干細胞數據庫都已聯網。一般國內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率在數萬分之一,但通過國際骨髓庫的相合率更低,達到百萬分之一。而扈秀花是全省首例對意大利捐獻。這次捐獻完成,扈秀花也成為全省首例二次涉外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