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和面子作祟,貧窮是主因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表示,提及當前中國年輕人的婚戀成本,輿論聚焦的多是城里年輕人面對高房價的“望樓興嘆”。實際上,面對“天價彩禮”,農村青年的婚戀壓力一點也不輕。

  “相比于我結婚時彩禮的3萬元,這幾年農村的彩禮數額變化很大,少則十來萬多則幾十萬元。”全國人大代表、“最美孕婦”彭偉平來自皖北宿州市靈璧縣高樓鎮高莊村,她認為,當今農村彩禮水漲船高,攀比之風盛行,面子問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送彩禮上太過吝嗇或者送不起彩禮,一般被認為是家里太窮或者父母處事太小氣。

  全國人大代表、宿州市農科院研究員楊杰分析,在農村不少生養了女兒的家庭,希望從彩禮中收回養育女兒的成本,以后養老有保障,“還有的希望存下這筆錢,以后給兒子結婚用,這也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彭壽更一針見血地指出,農村出現的“天價彩禮”,說到底還是有些地方太過貧窮的結果。

   煙臺彩禮錢不多,3.18萬為普遍數字

  看了各地的“天價彩禮”,令人著實捏了一把冷汗。那么,煙臺的彩禮一般是多少,煙臺的男子又是否能娶上媳婦呢?

  記者通過對100位煙臺市里及周邊縣市區及農村剛結婚或準備結婚的市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彩禮錢為1萬至6萬的較多,占據了90%以上,而寓意“三家一起發”的3.18萬則為普遍的彩禮數字,也有幾位家庭條件不錯的給到8.8萬、10.1萬甚至更多。

  28歲的曲小霜是去年結婚的,夫妻兩人都是蓬萊的,當時男方去女方家定親時就給了三萬一千八百元。“我們那邊結婚給三萬一千八的屬于正常的,也有家庭條件不是太好的給一萬零一,其實彩禮嘛,就是個形式,當時我婆婆將彩禮錢給了我媽,我媽直接又給我們小夫妻。”曲小霜說。

  曲小霜告訴記者,煙臺的彩禮錢并不是太多,但是她身邊有好幾個山西、河南在煙臺工作的朋友都因為彩禮錢的事情分過手。“我的一個挺好的河南姐們,和煙臺一個小伙處對象,最后都要談婚論嫁了,卻因為女方的父母要20萬的彩禮錢最終分了手,男方就覺得煙臺的彩禮錢根本沒有那么多,認為要那么多就是賣女兒,最后就因為這個彩禮錢沒有一個好結局。”

  除了彩禮錢,調查結果顯示,煙臺人想要結婚,房子是標配,只要有房,無論全款還是貸款,一切都好商量。此外,煙臺還有給“三金“的習俗,大部分人表示給不給都不在意。

  也就是說,煙臺姑娘,較外地的“天價彩禮”來說,還是娶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