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伊始,絮隨風起。每年四月到六月,濟南都會漫天飄著飛絮,影響市民出行和健康。為治理飄絮,園林部門使出了不少“招數”,但因樹木更換周期長、技術成本高等原因,飄絮治理周期相當長。園林部門建議市民對有益生態的楊柳樹和法桐,多一些寬容。

市民要“捂面”度過倆多月
四月初,花開滿城卻也有絮隨風起。1日上午9時左右,途經緯一路和濼源大街的交會處,漫天的飛絮隨著橫行的春風飄揚,穿梭在車流和出行的市民之間。最受影響的就是騎電動車和自行車出行的市民,時不時要抬手掃一下臉前,防止飛絮吹入雙眼,遮擋視線。不少市民也戴起了口罩,防止飛絮進入口鼻。
濟南園林方面的專家介紹,日前在濟南道路上空飄浮的多是楊絮,其一般在三月末開始,持續近半個月。但之后柳絮就會拿過“接力棒”,再飛上半個月。到了五月中旬,楊柳絮放緩腳步,法桐再登場。
園林專家說,法國梧桐的飛絮來自葉子背面有一層毛茸茸的東西,再就是法桐球開裂爆出的毛毛兒攜帶著法桐的種子。這樣的情況要持續20多天,總結起來,從三月末到六月中旬,濟南市民要“捂面”度過約兩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