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英雄山路東側的興濟河干涸見底。 記者王鋒 攝5日,英雄山路東側的興濟河干涸見底。 記者王鋒 攝

  繼4月2日大風刮跑雨后,原本6日要來的局部陣雨,也被預報“取消”。根據氣象資料記載,濟南最近一次的降水出現在2月13日,當時還是雨雪混搭模式。算下來,濟南已經干燥52天了。更不幸的是,在4月13日之前,降水的概率仍然較小。

  [史上首次]

  2月下旬到3月底沒降水濟南頭一回

  “最近天氣太干燥了,加上風大,總覺得要流鼻血。”5日,市民王先生說,依稀記得去年清明那場大雨,真是酣暢淋漓,為啥今年就一直不下呢?

  氣象專家表示,受氣候形勢所限,根據各地農業生產的特點和習慣,按干旱出現的季節,分為春旱、夏旱、伏旱、秋旱等。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春旱突出,俗話里有一句“十年九春旱”,截至目前,濟南也延續著“十年九春旱”的規律。查詢歷史記錄,整個春季濟南市區3、4、5月份的月常年降水量僅分別為14.5、29.4、64.8毫米。

  不過,今年的干旱情況看起來更為嚴重。上一次的降水還是2月13日,當天雨雪輪番上陣,降水量達到了32.6毫米。不過自此以后,市區就再也沒有見過一次有效降水。查詢2月下旬到3月底的同期氣象記錄,1951年以來,65年中連續滴雨未見的情況只有2016年。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胡鵬表示,由于水汽條件不具備,目前來看,在4月13日之前,濟南降水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