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 2014年11月
撤銷沾化縣,設立濱州市沾化區,以原沾化縣的行政區域為沾化區的行政區域。
[相關背景]
濱州市陸地面積、人口數量、未利用土地均占《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三分之一強,是其主戰場和核心區,但只有濱城區一個市轄區,城市腹地狹小、發展空間不足,嚴重影響了濱州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中的作用。濱州市中心城區原建成區面積88.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71萬人。沾化縣撤縣(市)設區后,市城區面積達到3259平方公里,在全省各市中位居前列。
[發展情況]
濱州沾化設區后,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兩區一圈”開發建設機遇,主動融入中心城區,全力打造濱州城市副中心。
文登 2014年3月
撤銷文登市,設立威海市文登區,以原文登市的行政區域(不含汪疃鎮、苘山鎮)為文登區的行政區域。同時,將原文登市的汪疃鎮、苘山鎮從行政區域上劃歸威海市環翠區,仍由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
[相關背景]
文登位于威海行政區劃幾何中心位置,西接煙臺市牟平區和威海市乳山區,北連威海市環翠區,東鄰榮成市,南瀕黃海,于1988年撤縣設市,成為由威海市代管的縣級市,設有南海新區和文登經濟開發區兩處省級開發區。文登也是全國百強縣之一。
[發展情況]
威海文登設區后,明確提出“以打造威海經濟中心為目標”,加大項目引進和培育力度,提升工業經濟規模和質量。自區劃調整以來,一批投資體量大、發展潛力強的產業項目不斷呈現在文登區產業鏈版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