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公開了“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是根據17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以下簡稱省政府部門)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編制。根據該報告披露的信息,過去一年,山東居民對信息公開的知情權看得更重,由此引發的民告官和給相關部門“差評”也在激增。本版撰稿記者梁賡鄭心茹

  [進步]2015年全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回應重大輿情12萬多次

  “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屬于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一環。對政府來說,要做好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網絡輿情事件,在推進事件處理的同時借助新聞發布會、微博微信等傳播手段,及時發布權威聲音,公開事實真相,解答群眾疑惑,正確引導輿論。

  報告中提及,我省先后對“平邑9.14事件”、“日照山海天海鮮排檔糾紛”等多件重大網絡輿情和熱點問題進行了妥善處置回應。

  報告統計發現,2015年,全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回應公眾關注的熱點或重大輿情123786次(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3587次,通過微信微博回應事件73906次、其他方式回應事件222770次。

  [現狀]公眾認為信息還不夠對稱為知情權提起行政復議、訴訟兩千多次

  “去年我想更多獲取濟南地鐵建設的信息,向有關部門提出了信息公開的申請,結果沒有回音”,市民王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他認為雖然政府部門在努力改善,但是“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還是存在”。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因政府信息公開出現的舉報、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說明公眾對于知情權獲得的渴望在增加,維權意識也在增強。

  報告中分析稱,去年全省各級政府和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5079件。其中,省政府及部門收到申請1952件,占受理總量的13%;17市收到申請13127 件,占受理總量的87%。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內容主要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社會保障、信訪舉報、農村集體組織選舉審計等方面。

  去年,全省各級政府和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因政府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復議1331件,同比增長54.2%;全省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提起行政訴訟716件,同比增長147%。也就是說,因為信息公開,“民告官”案例共有2000多件。

  另外,全省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而提起舉報199件,同比增長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