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超上一輪魯能因態度問題主場2比3慘遭富力逆轉,成為眾矢之的。不過,媒體與球迷的口誅筆伐集中于態度問題,表明對魯能的實力依然抱有希望,一旦態度問題解決,實力發揮出來,魯能還是那支他們習慣中的強隊。然而一周后,看上去似乎解決了態度問題的魯能,以又一個2比3被實力遜于富力的泰達逆轉!殘酷的現實警醒人們,魯能不再是一支強隊了!
因對富力一役時的懈怠和懶散,迫于輿論壓力,魯能俱樂部啟動“整風”。同時,派出預備隊前往武里南完成亞冠小組賽無關名次的收官賽,曼諾和全部主力都留在濟南備戰泰達,要用一場勝利止住聯賽連敗之頹勢,更要向球迷證明自己態度的改變。可見,此前困擾魯能的兩大瓶頸:態度問題,以及雙線作戰的體能問題,都具備了在迎戰泰達時得到解決的條件。
事實上,對泰達的前25分鐘,魯能在態度和體能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的確打出了本賽季中超至今尚未出現過的夢幻開局:
剛過5分鐘,吳興涵就接到塔爾德利妙傳先拔頭籌;

第22分鐘,蒙蒂略直塞趙明劍形成殺機,泰達后衛被迫禁區內犯規,蒙蒂略點球命中,2比0。

可惜,此后的75分鐘,態度和體能并無變化的魯能,在泰達章法清晰、特點突出的反擊中持續被動、一敗涂地。
顯然,除了態度,魯能在技戰術層面有著更難解開的死結,他們糟糕的中超戰績絕非偶然。
死結之一 攻防節奏太慢
只要魯能由守轉攻,比賽的節奏馬上就慢下來;泰達由守轉攻,節奏馬上就快上去。過去一直覺得,魯能節奏慢是因為隊員懶,跑得少,但現在看起來,還不光是跑得少,更嚴重的是不會跑。進攻時節奏慢,對方回防從容,就很難創造出空檔和機會;退防時節奏慢,對手反擊中屢屢打你的立足未穩,防線漏洞百出,不失球倒是怪事了。 當今足壇的主流是快節奏高對抗,節奏慢、對抗差的球隊必然落伍。

死結之二 防守惡習不改
魯能換帥后曾以追求攻守平衡為目標,可惜增加了防守人數后并未提高防守質量,癥結是防守理念落后。庫卡的防守是只盯人不協防,曼諾倒過來,只協防不盯人。而正確的方式是盯人與協防結合。泰達定位球得分一招鮮,對魯能3個進球均來自角球后的第一點爭頂過渡然后搶第二點射門,甚至第一點和第二點的人選都是相對固定的,魯能只要盯緊重點人、搶占關鍵位置,泰達的定位球戰術就很難完成,至少不會連續3次以相同方式破門。遺憾的是,魯能一再在同樣的地方跌倒。
死結之三 人員結構失衡
魯能目前的陣容看似身價不低、大牌不少,但已經被慢節奏、弱對抗和不協調的防守方式同化,明顯不適應快節奏、強對抗和符合先進潮流的整體防守方式的要求,必須進行調整。5大外援里,只有吉爾勉強稱職,尤西雷節奏慢,蒙蒂略怕對抗,塔爾德利和阿洛伊西奧都缺乏全隊打不開局面時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外援起不到旗手作用,本土球員又大多平庸。主帥曼諾比庫卡理性,卻跟庫卡一樣難以用先進的訓練和指揮才能給魯能注入活力。
因此,魯能的困境不是哪一個環節上出錯所致,而是思路和體系之殤積重難返的結果。戰術上的失誤好改,戰略上失著,修補起來的難度就大了。既然這種修補不可能一蹴而就,魯能上下就必須擺正位置,重心向亞冠首輪淘汰賽傾斜,全力以赴;在中超賽場,要敢于承認自己不再是強隊,勇于喊出保級口號,以哀兵心態作背水之搏,或可殺出一條血路。眼下,趕緊想辦法換外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