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中網淄博5月13日訊(記者 孫晨)11日中午12時左右,淄博淄川一男子馬鞍山附近失聯,至今尚未找到。失聯男子當天通話記錄顯示,他曾三次撥出120急救電話。據淄博市120指揮中心稱,失聯男子第一次只呼喊一聲“救命”,其余兩次接通后再無回應。從11日下午至12日晚,兩百余人搜救人員搜尋三個可疑區域未果。記者從搜救現場獲悉,該男子姓邢,今年47歲,家住淄川龍泉,是當地一家公司的班車司機。截止到12日晚,失聯男子尚未找到,搜尋工作仍在進行。
男子失聯 三次撥打120電話中斷
12日清晨,本網接到熱線反映稱,淄川太河鎮馬鞍山附近一男子疑似進山失聯,救援隊員正在搜救。接到線索后,記者立刻趕往事發地點,淄川區太河鎮馬鞍山,在太河鎮淄河派出所前的救援集合地點,記者看到,此處圍滿了救援隊員和失聯男子親屬。此時,失聯男子親屬正在查詢該男子的通話記錄,淄博藍天救援隊負責人正在通過對講機詢問稍土溜和馬鞍山兩處可以區域的搜尋情況。
記者從救援現場獲悉,該男子今年47歲,家住淄川龍泉,是當地一家企業的班車司機,主要負責接送家住太河鎮的企業職工。11日早上八點多該男子將公司下班職工接回太河鎮,規定下午兩點多再從這里接公司職工上班,中間剩余時間在公司安排的住處休息。約10點左右,該男子離開休息處,在早餐鋪買了三個包子,并詢問店主附近山上哪里有可以采摘花椒芽,抓蝎子的地方,之后便不知去向。據失聯男子家人稱,她當天撥打丈夫電話,中午12點左右能打通,但無人接聽,下午3點多再次撥打時電話處于關機狀態。此時已過班車發車時間,男子不知去向,情急之下失聯男子家屬報了警,并向藍天救援隊尋求幫助。當天失聯男子通話記錄顯示,該男子在中午12:04至12:06曾撥打三次120急救電話。據淄博市120指揮中心稱,失聯男子11日中午十二點零四分,第一次打120喊了一聲“救命”,緊接著,第二次打120接通后無聲,十二點零六分第三次撥打120接通后仍無聲,此后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200余人搜尋三個可疑區域未果 過程一波三折
11日傍晚,淄博市藍天救援隊接到失聯男子親屬求救后,立刻趕往事發地,參與救援。救援隊事先了解到,“失聯男子不知去向之前,向早餐鋪店主打聽附近山上哪里有摘花椒芽和抓蝎子的地方”“該男子有心臟病史”“走失前身穿白色上衣”,綜合幾個信息,救援人員初步懷疑該男子可能是上山采摘花椒芽抓蝎子突發疾病。因此救援人員兵分兩路對距離此處最近的符合這幾個條件的稍土溜和馬鞍山兩個區域,通過喊話,燈光等方式展開搜尋,受視線影響,一直到搜尋到12日凌晨一點,未找到失聯男子。
12日上午,天空下起雨,山中云層較厚,視線降低,給搜救帶來一定困難。12日清晨六點左右,淄博藍天救援隊、淄博城際救援隊、其他社會公益組織、愛心驢友、失聯男子公司員工等80余名救援人員參與搜尋,40余名救援人員已再次進山,匯同愛心驢友和失聯男子公司員工,展開地毯式搜索。搜救過程中,陸續有后續力量增援,搜尋人數達兩百余人。
12日上午11:40左右,救援隊接到信息反饋稱,有目擊者在馬鞍山新修的廟附近疑似看到失聯男子,接到消息后,搜救隊員向這一方向展開重點搜尋。
12日上午11:30,記者趕到目擊者反映的地點,馬鞍山在建影視基地附近,藍天救援隊20名救援隊員和該男子公司20多名員工,在此搜尋已二十分鐘,尚未發現失聯男子。緊接著,在此搜尋的救援隊員接到后方信息,據120指揮中心稱,失聯男子11日中午12:04,第一次打120只喊了一聲“救命”,緊接著,第二次打120接通后無聲,12:06第三次撥打120接通后仍無聲。臨近中午,山中陰雨綿綿,根據最新情況,12日11:58在馬鞍山在建影視基地附近搜尋的救援隊員重新集合后兵分兩路,約三十余人,從失聯男子可能返程下山的方向,展開搜尋。12日13:58,經過安排部署后,百余名搜救隊員再次上山搜尋。此時山上雨已停,男子失聯已超過24小時。
男子著裝判斷出錯 救援再次調整方向
就在搜救人員一直搜尋未果時,集合點傳了一個關鍵消息,之前所了解的男子著裝有誤,另一方查看監控的搜救人員獲得重要信息:該男子離開住處時身著綠色上衣,戴一頂白色的帽子,手里拿著一個手提袋,這與之前了解的白色上衣大相徑庭,誤導了救援方向。據淄博藍天救援隊副隊長李華介紹,救援中錯誤信息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沒有信息。根據這一信息,救援人員調整搜尋方向,移兵馬鞍山西北方向稍土溜附近展開搜尋。
救援隊及失聯男子公司,一邊組織搜尋,一邊聯系尋求通訊定位幫助。下午15:17,尋求定位幫助有了結果,通過對失聯男子手機定位,鎖定在辛泰鐵路北牟站以北方120度方向,最后一次通話是在鐵路附近。救援人員心有疑惑,為何失聯男子會到距離休息處四五公里遠的北牟車站附近,因為他下午兩點需要發車,只有四個小時支配時間,跑這么遠采摘花椒芽和抓蝎子不符常理,是否會有其他事情不得而知,雖滿是疑惑但救援人員決定還是前往定位區域展開搜尋。
15:56救援人員趕到定位位置區域,辛泰鐵路北牟站附近,救援人員決定根據最后一次手機通話位置,兵分兩路沿鐵路線向附近山上進行搜尋。
截止到12日下午5時,男子失聯已29小時,藍天救援隊、城際救援隊、其他社會公益組織、愛心驢友和失聯男子所在公司員工等兩百余人先后在稍土溜、馬鞍山、北牟車站三個可疑區域搜尋累計達19個小時,但仍未找到失聯男子。目前搜救人員正在北牟車站附近區域展開搜尋。
12日19:30,記者與參與搜救的淄博藍天救援隊取得聯系,據救援隊副隊長李華稱,受天氣和視線影響,他們天黑時結束搜尋,談及下一步搜救,李華說,目前沒有男子去向的準確信息,從昨天到今天搜尋三個可疑區域,仍沒有找到失聯男子,他們將匯總所有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確定下一步搜救方案。
關于搜救進展本網也將持續關注。
記者手記:
危難時刻眾人不遺余力的施救更溫暖心靈
在很多地方,每每一家有事,與這家沾親帶故親朋都會自發的“湊前”,有的親鄰甚至會因為沒有到通知而生氣懊惱。對于“家”,雖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認知,但無論如何,家是最溫暖的地方,成為人們普遍的共識。因為當你遇到危難時,家人都會“湊前”,不遺余力的施救,這樣的“湊前”給人力量,不遺余力的施救則更溫暖心靈。
5月11日,中午12時左右,淄博市淄川區一男子在馬鞍山附近失聯,截止到12日晚7:30左右,失聯男子仍未找到,讓人揪心。而在得到救援求救后,淄博藍天救援隊、淄博城際救援隊、以及其他社會公益組織和失聯男子同事等200余人冒雨山中已搜尋20余小時,搜救還在繼續。搜救人員之前大都與失聯男子并不相識,但仍毅然決然的頂風冒雨,翻山梁,躍溝汊,不遺余力的搜尋。在此刻他們卻都是失聯男子在社會大家庭中的家里人,家里人有危難,他們毅然決然的“湊前”。
無論自然災害還是生活困境,似乎越是危難時刻越能體會大家庭的溫暖,也越能讓人感受到大愛情懷,因為它樸素單純,是最本能的反應,最直接的情感表達。從11日下午到12日晚上,搜尋工作已持續20余小時,根據不同的信息,先后搜尋了三個可疑區域。無論信息是否精準,搜救隊員都是不遺余力的展開搜尋。搜救中,他們多次否定之前的信息,也多次獲取新的信息,從而不斷的確定新的搜尋方案。整個搜救過程,沒有因信息出錯而相互埋怨,有的只是再次確定新搜尋方向出發時的急迫。而今網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又在人與人之間的心里無形中設置了一堵看不見的墻,像這樣的場景,更顯珍貴,在讓人感動之余,似乎更有一種吸引旁觀者參與其中的魔力,這也正是人們在家人危難時刻不遺余力的“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