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5月13日訊(記者 李兆輝)5月10日,穿過綿延幾公里的油罐車長龍,大眾網記者跟隨山東省政府聯合執法組來到黃島區的一個化工產業園。園區內一個個高聳的危化品倉儲罐密集林立,讓人心生膽怯。油罐車排起長隊,正等著把各種危險化學品運進運出。
駛過好幾家危化品企業后,執法車停在了一家名叫“青島麗星倉儲化工有限公司”的門前。執法人員亮出執法證、說明來意后,大眾網記者跟隨著進入這家經營成品油、燃料油和芳烴等11種危化品的倉儲企業。
青島麗星倉儲化工有限公司,系中韓合資企業,與青島麗東化工有限公司同屬一個企業集團。
在一開始的公司介紹環節,該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肖岳底氣十足地說,公司成立近7年來,從未發生過死人、傷人的生產安全事故。
這讓執法組成員感到很欣慰,但經過此前的企業自查自改和縣區執法,安全隱患是否依然存在,還需要現場檢查和資料審查。記者跟隨執法組首先進入危化品裝卸車區。
“這個區域是關鍵風險控制區域,各種危化品在這個地方進行裝卸,并暴漏的外面,與人接觸、與空氣接觸,是企業最應該引起在重視的地方。”執法組中的專家成員耿鋒向大眾網記者介紹。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進入該裝卸區不到10分鐘,5個安全隱患就暴露出來了。
“你身上穿的工裝是純棉的,易起靜電,不符合DB37/1922-2011標準。”
“這個區域內的部分個別干粉滅火器腐蝕爆皮,是不合格的。”
“你們的裝卸油操作人員正進行高處作業,卻未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正在進行汽油裝卸區的操作崗位人員,未佩戴防毒口罩,可能會吸入對他們造成職業傷害的有害氣體。”
“裝卸油操作崗位未制定現場裝卸操作規程,這是不符合要求的。工人無法每天對照自己的操作行為。”
…………
執法組中,來自消防、危化和職業衛生等領域的多位專家毫不客氣地指出了裝卸區內存在的問題。隨后,執法組先后又來到該企業的危化品庫區,對消防設施、職業衛生等其它問題進行了檢查。
最終,與執法組中的資料檢查組匯總后發現,該企業暴露出十多項安全隱患。包括: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職責未按照國家最新安全生產法進行修訂;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未對新員工進行三級教育培訓學時、內容進行明確,缺少“四新”教育培訓內容;未按照規定對被派遣勞動者(19名安保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教育培訓記錄中缺少考核結果情況);消防值班室現場操作人員未取得操作資格證,在崗作業;庫區內1處消防沙池未設置防雨淋措施;進出庫區車輛擁堵,建議加強引導;應急洗消設備超出15M的保護范圍,洗眼器設置數量不足等。
面對執法組檢查出的問題,該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肖岳解釋說:“可能是由于長時間在一個地方,都習慣了(隱患的存在)。感謝執法組及時指出問題,我們企業努力整改。”
青島市安監局和黃島區安監局相關執法人員告訴大眾網記者,在這次聯合執法之前,已經留足了企業自查自改的時間,但遺憾地是,部分企業仍存在僥幸和習慣性思維,沒有充分重視此次全省“大快嚴”集中行動。
鑒于上述隱患的存在,對于部分問題,當地安監部門向該企業下達了《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限該單位于2016年6月10日前整改完畢。擬對另一部分問題轉青島開發區消防大隊查處或立案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