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秤一稱,大魚足有24斤重,身長105厘米。不僅馬雙哥倆沒見過,一些老漁民都表示不可思議。“市場上賣的加吉魚大的也就三四斤,我見過最大的加吉魚是十七八斤,這條24斤,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青西新區的老漁民劉世忠師傅感嘆道。
“這條大魚多少錢能賣啊?”大魚上岸后立即引來眾人圍觀,不少人有意求購。最終這條“加吉王”被從事海鮮生意的夏先生以5000元的價格購得。“我跟船上這倆伙計都很熟,凌晨在他們朋友圈看到了這條大魚,當時就留言讓他把魚留給我。”夏先生說,他做了十幾年水產生意,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加吉魚,而且大魚鱗片泛著金光,看上去非常喜慶。夏先生說,他不準備上市銷售了,要把它作為禮物送給家里的老人。“老人年紀大了,很難得能買到這么大的魚,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據了解,加吉魚學名真鯛,這種魚口感上佳,營養豐富,而紅鱗加吉魚因為顏色銀紅,體態美好,色彩吉慶,很適合人們祈盼富貴、吉祥的審美情趣和心理傾向,也成了饋贈親朋或宴請賓客的上佳食材,它甚至被擺上了國宴。
■專家說法 近期大魚頻出,捕到魚媽媽最好放生
就在三四天前,青西新區的薛先生也在靈山島附近海域,利用手線釣魚的方法,釣到一長1.34米、重37.6斤的野生大鱸魚。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劉靜研究員表示,近期近海大魚頻出,最主要是季節氣候原因。類似加吉魚等魚種,其本身就屬于近海底層魚,常棲息在近岸、內灣巖礁區。此外,從3月中下旬到6月初正是很多海魚生殖洄游的時候,此時成群的成年雄魚會追逐著雌魚跑,而雌魚則會選擇在近岸產卵,因為近岸海水水溫較高,且浮游生物多,對幼魚發育比較有利,同時相比于遠洋環境,近岸海域中來自其他海洋生物的威脅要小得多。
劉靜建議漁民和釣友,因近期正值魚類產卵季,如果捕到或者釣到肚子大的魚媽媽,建議選擇放生。“這樣做也是為了來年能收獲更多的魚,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