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師附中校長王玉璋在畢業典禮上致辭山師附中校長王玉璋在畢業典禮上致辭

  大眾網濟南6月9日訊(見習記者 孫杰 通訊員 劉曙光)近日,高考山東卷的作文催火了“行囊”一詞。今天上午,在山師附中2016屆高三畢業典禮上,該校校長王玉璋以 “你的行囊”為題進行了演講。他建議同學們要把“感恩與擔當”、“悅納與批判”、“情感與理智”這三樣帶到自己的行囊里,伴隨他們一生的成長。

  今天早上8點30分,伴隨著深情而激昂的樂曲,物業及餐廳和學校服務員工方隊、高三任課老師方隊、家長和學生代表方隊先后走上紅毯。隨后,校長王玉璋以“你的行囊”為題對畢業生致辭。

  “進入附中,整整1002天的溫暖陪伴,是88位老師最長情的告白,同學們的行囊越發充盈,逐漸成長為了一個具有山東師大附中特質烙印的學子。”王玉璋說,畢業之際,他要把“感恩與擔當”、“悅納與批判”、“情感與理智”繼續添加到同學們的行囊里,伴隨他們一生的成長。王玉璋表示,母校將繼續為莘莘學子的生命建構搭建平臺,鋪平道路,讓山師附中的精神血脈代代傳承,綿延不息。

  附王玉璋演講原文: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親愛的同仁們、同學們、校友們:

  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更是舉行我們山東師大附中2016屆學生畢業典禮的日子,讓我們一起來見證、慶賀這個隆重而幸福的歷史時刻。

  就在前天(2016年6月7日),我們每一位參加高考的同學同時以“行囊”為題材撰寫了一篇作文。我忽然萌發了也去寫篇作文送給我們1439位即將畢業學子們的強烈念頭。于是,就有了我今天的演講——《你的行囊》。

  行囊是什么?許順居在他的散文中寫到,行囊,“也許是一個美麗的詞兒,像一路鮮花,綻放在我們的路旁,輕曳著誘人的芬芳;也許是一個溫暖的詞兒,如一襲母愛,捧著我們皸裂的雙手,暖意浸透我們的心靈;也許是一個甘甜的詞兒,似一場春雨,灑著縷縷清爽,滋潤我們焦渴的日子;也許是一個苦澀的詞兒,仿佛一杯苦酒,揮發著絲絲苦味,麻醉我們的神經。”

  從呱呱落地,你的小小行囊父母就已經為你備起,里面有你餓了就會用小嘴四處尋找乳汁、飽了就會對媽媽甜甜微笑的初始生存能力;上學了,你的小小行囊逐漸鼓起,你學會了閱讀、學習、交友、分享、樂觀、原諒、合作、質疑、給予、自尊、自愛;進入附中了,整整1002天的溫暖陪伴,是88位老師最長情的告白,你的行囊越發充盈,你學會了自信、自主、自省、承諾、責任、義務、團隊、創新、同理心、信仰,你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學會改變,成長為了一個具有山師附中特質烙印的學子;9月份,一段令人憧憬的美好大學旅程即將開始,已經成年的你,背囊里又該添加哪些“物件”,伴隨你一直走向遠方呢?作為你的校長,我又該給你什么樣的建議呢?

  我想了很多,篩選了下,你的背囊中所添加的至少要包含感恩與擔當、悅納與批判、情感與理智這三組“物件”吧。

  第一組要添加的“物件”是感恩與擔當。很多人會把感恩當成一種付出,其實感恩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當我們忽然想起某個人曾經對你的好,內心便會涌現出一股感動,這便是一種幸福。感恩能使你更有擔當,更加強大,這將是你創造人生價值的核心動力。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母校,感恩愛你、對你好的所有人,你終會發現,感恩是擔當責任的基石。

  第二組要添加的“物件”是悅納與批判。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總能愉快地接納,這是一種人生的修養。悅納快樂,也要悅納痛苦;悅納成功,也要悅納失敗;悅納贊美,更要悅納批評。

  悅納的同時,還要學會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理性和開放性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維能力的結合,是一種謹慎公正的分析、構造和發展的過程。美國杜克大學對中國學生SAT進行了調查研究,他們指出:“中國學生的SAT的平均分數僅為1213分,與美國學生的平均分數1509分差距高達300分。這300分的差距主要來自考查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閱讀和寫作,這也成為目前限制中國學生學術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2016屆畢業生中,目前已有包括被牛津大學錄取的姜文川、姜善麟兩位同學在內的190余人被國外名校錄取,也有在國內通過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初審的249人次學生,我是多么多么地期望,若干年后,你們再也不是西方研究所眼中的“穿白大褂的農民工”或者世界500強的“高級打工仔”,而是成為把“中國制造”更名為“中國創造”的急先鋒!成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教育家、體育精英、企業巨子等國家棟梁。

  第三組要添加的“物件”是情感與理智。人是情感動物,也是理智動物。在人類一切事業中,情感都是原動力,而理智則是制動器或是執行者。世上不存在單憑理智就能夠成就的事業。情感和理智這對合作的小伙伴,它們之間也可能發生沖突,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好好把控理智與情感,你會距離成功更近一步。

  提到情感,你會說,自然不能漏下愛情!是的,進了大學,你終于可以戀愛了!據說,“女生和女神只差一個大學四年。”你們都將親眼見證這一奇跡的發生。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愛與被愛,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缺少愛,真正缺少的是愛與被愛的能力。我特別推薦大家閱讀一下哲學家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他從人道主義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場出發,把愛看作是人類對自己生存問題的一種回答,是人與人之間合作統一的巨大力量,是一本指導人生意義的哲學著作。我祝福大家都能享受到美好、純真、成熟的愛情。

  斯賓塞說:“教育是為美好生活作準備!”我和你們的老師,以及餐飲公司和物業公司的服務員、宿舍管理員和保安人員,心里很是欣慰,三年來附中為你的美好生活作了諸多準備,你源源不斷地往自己的行囊中添加了很多寶貝。接下來,我將第一次稱你們為“校友”,你們也將第一次稱你最愛的附中為“母校”。孩子們,背上你的行囊闊步前行吧,讓附中精神代代傳承、綿延不息。記得常回家看看,母校隨時都在關注著你們成長的點點滴滴!

  最后,祝福孩子們金榜題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祝愿家長朋友們、老師們、校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