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3 取消少數民族加分項目
2017年,取消“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項目。如此,加分項目還剩“烈士子女”“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
[2018年的高考]
變化 語文、數學啟用全國卷
2018年,山東高考中的語文和數學科目也要使用全國卷,全部科目都回歸“國家隊”。雖然目前語文和數學使用哪套全國卷還沒有定,但不少一線老師猜測,可能與外語一樣,也使用新課標Ⅰ卷。為向全國卷靠攏,目前濟南語文科目已增閱讀課,數學則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科目山東卷和全國卷寫作都是60分,近幾年都考的材料作文。現代文閱讀分值全國卷為25分,比山東卷現代文閱讀多7分。”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李滿說,全國卷更看重閱讀,字音、字形和近義詞辨析等題目近幾年沒有涉及,意味著對基礎知識考查的內容少。為此,目前語文學科在教學上做了一點調整,高一年級一周有5節語文課,其中一節為專門的閱讀課。
數學方面,省實驗中學高一備課組組長王金勇表示,全國卷更側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題目的靈活性大。從內容上來看,全國課標卷對最后一道選做題增加了選修系列4的一些內容,目前高一學生將在上高二時進行這些選修內容的學習。
[2020年的高考]
變化1 考試模式為“3+3”
自2020年開始,考生夏季高考成績由統一高考成績和等級考試成績組成,不分文理科。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以最好成績入分。而等級考試科目則由考生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愛好,結合高校招生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等級考試科目中選擇。此外,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招錄取依據。
變化2 先選專業,后選學校
“專業(類)+學校”的志愿填報和招生錄取方式,意味著考生報考先選專業,后選學校。這種報考模式,可以解決目前平行志愿中退檔和被調劑這兩種考生最不希望發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