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省政府新聞辦6月14日就此舉行新聞發布會。其中,許多內容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如多個區域的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設綜合管廊,防止出現馬路拉鏈;住宅市場上的新建高層、小高層住宅將淘汰毛坯房。
地下管線一次性集中建設改造
發布會開始前,有與會者感慨,當天到會場,正常5分鐘的路走了28分鐘。
路不好走的重要原因是道路施工。對于飽受非議的馬路拉鏈問題,《意見》提出,統籌地下管網建設,供排水、供熱、燃氣、電力、通信、廣電等設施按規劃一次性集中改造與建設,嚴防路面反復開挖。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新建道路,要根據功能需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結合道路整治、舊城更新、棚戶區改造等,統籌安排綜合管廊建設。凡建有地下綜合管廊的區域,各類管線必須全部入廊,管廊以外區域不再隨意開挖新建管線。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巡視員耿慶海介紹,我省是國內最早建設綜合管廊的省份,早在1999年,日照就建成了4500米的北京路南段綜合管廊;青島高新區已建成54公里地下綜合管廊,是國內目前一個區域內規模最大的綜合管廊。我省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標準綜合管廊800公里。至去年底,全省共有10個設區城市建成地下綜合管廊共209公里。今年4月,青島、威海成功入選國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
他說,省財政今年從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中拿出3億元,對2016年完成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建設的工程每公里獎補320萬元。目前,全省11個設區市共上報地下綜合管廊項目50余個,年內計劃開工170多公里,投資近120億元。目前,已有濟南、青島等10個城市的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通過專家審查;濟南、青島、威海等7個城市與11家大型企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共計合作22個工程,投資額近2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