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以上的雷暴天氣發(fā)生在7、8月份

  有市民好奇,這些數字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呢?據山東省雷電防護中心專家介紹,從2006年起全省13個地方建立了閃電監(jiān)測站,各站相連形成了閃電探測網,閃電一旦發(fā)生,就會產生電場和磁場,并形成電磁波向外傳播,這時周圍的監(jiān)測站就能接收到,從而確定閃電發(fā)生的地點,進而計算出發(fā)生閃電的次數。

  山東省雷電防護中心專家表示,濟南雷暴一般發(fā)生在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主要發(fā)生在夏季,季節(jié)性非常明顯,一般從4月下旬就開始出現(xiàn)雷暴天氣,9月下旬之后就沒了蹤跡,“雷暴天氣主要集中在6-8月,7月雷暴最多,占全年雷暴日數的35%;8月次之,占全年雷暴日數的24%”。也就是說,更大的雷暴天氣還在不久的將來潛伏著。

  為啥濟南夏天的雨總愛下在傍晚?

  從2007年的“7·18”大暴雨到昨日的大雨,濟南有不少雨都下到了傍晚,讓不少下班沒帶傘的市民狼狽不堪,這是什么原因呢?濟南市氣象臺氣象專家表示,初夏時節(jié)雷陣雨多是受高空冷渦天氣系統(tǒng)影響,濟南夏季由于溫度較高,白天陽光炙熱,經過一個上午的照射升溫,地表溫度會在正午以后達到全天最高水平,而近地表的空氣會受熱上升,“經過長時間的能量聚集,加上接近2個小時的滯后效應,在高空冷渦的共同作用下,傍晚氣流對流比較強烈,這樣就打破了原來云系的平衡,當近地層的水汽很多時,就會容易形成降雨”。

  不過,20日之前,應該就不用擔心下班又遇上雨天了。根據濟南市氣象臺天氣預報,15日白天多云轉晴,北風3~4級,最低氣溫18℃,最高氣溫27℃左右。15日夜間到16日晴間多云,南風3級,最低氣溫濟陽、商河17℃,市區(qū)及其它縣(市)區(qū)19℃左右,最高氣溫33℃左右。17~19日晴到多云,南風3~4級,最高氣溫35℃左右。20~21日陰轉多云,局部地區(qū)有雷陣雨,南風3級,氣溫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