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不去解決而是以哭代替。做事唯唯諾諾,總是內心脆弱,校園里的不少男孩沒有了人們印象中的“皮實”。有家長擔心,校園里的“男孩危機”已經初見端倪。傳統(tǒng)意識中的“小男子漢”,如今鉛筆被拿走會哭,受一丁點傷也哭,不愛說話、不愛運動。“動不動就哭鼻子,甚至還要女同學安慰。”在省城一所小學57人的五年級班里,有53名學生表示自己身邊男同學愛哭鼻子。

  九成學生身邊男孩愛哭

  在多數(shù)學校中,愛調皮搗蛋的男孩總是令老師頭疼。可這幾年,調皮的男孩少了,安靜內向的男孩卻多了。從性格到行為,中小學校園里有些男孩出現(xiàn)了“女性化”特征。

  你身邊有愛哭鼻子的男同學嗎?記者選取省城某小學五年級的一個班作為調查樣本,調查結果顯示,在57名學生中,53名同學表示身邊有愛哭鼻子的男同學。其中,有31名學生身邊不止一名愛哭的男同學。

  在回答“男同學遇到什么困難會哭鼻子”的問題時,有44名同學寫道“被同學欺負”。甚至有女同學寫道:“筆被拿走就哭;別人說他幾句就哭;受一丁點傷也哭。”“說著說著話就哭了,一沖他大聲說話他就流淚,聲音變得很小”。

  提起男孩,自然會聯(lián)想到調皮、搗蛋,有擔當和責任感。可是,在記者回收的57份問卷中卻出現(xiàn)了很多不一樣的聲音:說話有點結巴,上課不愛舉手回答問題;聲音很小,不愿參加集體活動;愛和女生扎堆玩,玩女生的玩具;被老師說幾句就哭,受到驚嚇也哭。

  上述接受調查班級的班主任表示,老師們普遍不敢批評男生,有時候上課回答不出問題時有些男生會很緊張,老師再多說一句,孩子馬上就哭了。

  男孩成了“鼻涕蟲”,遇到困難就用哭來解決,沒了小小男子漢的氣概。實際上,上述被調查的班級現(xiàn)象并非個例特例。此前“中國兒童和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狀況監(jiān)測”對東中西部6省份6482例有效樣本的性別角色特征測量發(fā)現(xiàn),青少年單性化(典型男性化和女性化)、雙性化(兼具男性和女性氣質)、未分化(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均不明顯)的比例各約1/3。而男性青少年中,典型女性化的比例呈現(xiàn)出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