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樊媽媽慈眉善目得多
“新角色、新造型,是不是比樊勝美媽媽慈眉善目得多。”在微博上聯系康群智時,她正在拍新劇。貼出新造型,康群智不忘拿新角色與樊媽媽作對比。幽默樂觀還有自嘲精神,“樊媽媽”其實是個有趣的人。
5月的一天,拍完戲回濟南的康群智如約接受了采訪。身著玫紅色運動裝,戴著運動帽,很難將一身運動打扮的康群智與熒幕上那個土氣、偏心的樊媽媽畫上等號。
“可能我天生就是吃演員這碗飯的。”為何能演繹反差這么大的角色?康群智這么評價自己。
1957年出生在濟南的康群智,打小便表現出表演天賦。從幼兒園開始,她就穿著小罩衣上臺演出。1972年,她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89207部隊文工團。部隊在四川,少時的康群智在那里一呆就是四年。
部隊的艱苦生活歷練了她,也讓她掌握了扎實的基本功。從部隊轉業回家后,正好趕上恢復高考,197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與孫淳、王詩槐、祝延平、李媛媛等實力派演員成為同班同學。
畢業后,雖然工作機會很多,但是顧家的康群智選擇回濟南,進入山東省話劇院工作。生于斯,長于斯,山東人性格質樸、真摯、寬厚,康群智對生長的故鄉鐘情萬分。
《布衣孔子》搭檔薛中銳
言談中,康群智對話劇舞臺的熱愛遠遠高于電視劇,一聊起話劇,她便眉飛色舞、如數家珍。
說起康群智話劇舞臺的代表作品,《布衣孔子》當數一個。劇中,薛中銳主演孔子,康群智演南子,該劇1989年首排,進京演出反響巨大。1995年,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該劇再次被安排進京演出。此時,出現一個問題,劇中原本有兩個串場的主持人,以其視角串聯孔子的一生。首演時,串場女主持是倪萍,但復排時,倪萍已經離開山東省話劇團去了央視。
本該演南子的康群智被安排接替倪萍的角色——稻野和子,另一名年輕演員出演南子。節目要進京前,飾演南子的替換演員遲遲進不了角色。排練時,康群智突然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她一人分飾南子和稻野和子,以稻野和子想象自己是南子來展現故事。她的建議得到了導演的認可。
進京后,康群智與導演匆匆走了幾遍臺,演出馬上開始。既要扮演稻野和子,又要扮演南子,而且兩個角色要立即轉換,康群智連換裝的時間都沒有。“我只能將兩個角色的戲服全套在身上,下了場,趕緊將外面的戲服脫掉,立即上臺。”戲服解決了,頭飾咋辦?“道具師假扮成丫鬟,添一個在臺上給我梳妝的環節,邊演戲邊換頭飾。”
話劇舞臺上的努力與汗水,為康群智換來了回報,她多次獲得最佳女演員獎;1994年,年僅30多歲的她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2007年,她獲得中國話劇界最高榮譽——金獅獎;其業績曾作為中國著名戲劇家、藝術家,入編《中國戲劇家大辭典》等多部辭書。
但令她遺憾的是,近年來,一個看得見的事實是,話劇行業逐漸衰退,她只能換個舞臺繼續熱愛的表演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