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基因是長壽重要原因
據省老齡辦工作人員介紹,根據乳山市從事老齡工作25年的宋禮夫走訪的100多位百歲老年人的情況以及長期觀察,總結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就是優越的自然環境、優良的遺傳基因、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諧的家庭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是健康長壽的六大因素,其中,優良的遺傳基因是長壽的內因,其他因素是長壽的外因。
宋禮夫調查走訪的104位百歲老人中,有79人具有明確的家族長壽記錄,占總數的76%,說明了遺傳基因的重要性。
比較典型的例子有:乳山市乳山寨鎮東司馬莊村百歲老人于心忠(生于1907年7月)、于德忠(生于1910年2月),是親兄弟。乳山市徐家鎮洋村百歲老人單貞春(女,1899~2007),有兩個兄弟,分別活到94歲、92歲,還有一個妹妹也活到百歲。曾接受過中央電視臺采訪的乳山市乳山口鎮蜊子嘴村百歲老人姜玉英(女,生于1904年),母親活到90多歲,還有一個兄弟、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也都活了90多歲。
“有脾氣就發”有益于長壽
省老齡辦工作人員介紹說,在宋禮夫調查的上百位百歲老人中,有一條共性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那就是百歲老人中脾氣不好的,占了至少四成。傳統的觀點認為,只有好脾氣的人才能長壽,這種觀點現在看來有點偏頗。研究證實,“有火就發”對健康有好處。
在宋禮夫走訪的104位百歲老人中,其子孫說脾氣好的有37人;其子孫明確說脾氣不好,甚至是脾氣非常暴躁的,有42人;其余的25人,是脾氣一般的,或者是其子孫也說不清是好脾氣還是壞脾氣,而這說不清的部分里,往往也有壞脾氣,其晚輩不愿說或不便明說而已。
脾氣大的人為何也會長壽呢?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可對此提供解釋。原來,當人感到氣憤而想發脾氣時,如果能夠及時宣泄出來,會有利于自己的身體,也會給長壽帶來好處。那些不愿意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或喜歡抑制憤怒的人,反而容易影響健康,進而縮短自己的壽命。而那些活得長的研究對象許多都屬于“有脾氣就發”的類型。
省老年學學會秘書處一位副處長介紹說,當然,很多長壽老人具有性情開朗,心胸開闊的特點,他們大都勤于勞作,喜歡活動,起居有常,睡眠充足,飲食有度,營養均衡,家庭也比較和睦,子女孝順,本人也心地善良,樂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