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蔣龍龍 朱洪蕾

  濟南8成城市用水黃河供應,她的生態卻被破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等9市。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黃河的治理力度,不僅讓這條歷史上帶來諸多水患的險河成為造福沿黃人民的福河,而且不斷提升黃河生態環境,山東沿黃各市建起了風景優美的森林公園、生態長廊,讓黃河沿岸成為人民生活、旅游休閑的勝地。

  山東黃河河務局副局長王昌慈表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精神象征。

  在山東,隨著對黃河的治理開發,500多公里的標準化堤防生機盎然,成為名副其實的“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生態景觀線”,9處國家水利風景區優美如畫,為沿黃群眾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然而,黃河岸邊不文明行為卻時有發生。亂扔垃圾,污染水質,破壞景觀,黃河的生態環境正在遭受嚴重威脅。

  濟南黃河河務局副局長崔寶衛介紹,黃河作為濟南市最大的客水資源,目前,承擔著濟南市80%的城市用水供應,大部分濟南市民喝的都是黃河水,關愛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每一個市民應盡的義務。

  啟動儀式后,沿黃九市的數百名志愿者行動起來,志愿者們不僅清理垃圾、勸阻游客戲水,還積極發動游客、市民也參加到愛護黃河的行列中來。